即景(其一)

碧天云净雨初收,水满平桥却碍舟。

忽听屐声丛竹里,是谁先我上层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庆兰的《即景(其一)》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首句“碧天云净雨初收”写出了雨后天空的明净,暗示了空气的清新和环境的宁静。接着,“水满平桥却碍舟”描绘了水面涨满,连平日通行无阻的桥梁都被水位所限,船只无法通过,这一细节体现了季节变化和水势的生动。

最后两句“忽听屐声丛竹里,是谁先我上层楼”富有诗意,通过“屐声”这一听觉元素,引入了动态与想象。诗人听到竹林中的脚步声,猜测可能是有人先行登上了高楼,引发了他对未知的好奇和对友人或景色的期待。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敏感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收录诗词(4)

庆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即景(其二)

新柳才青鸟未遮,钓竿好趁夕阳斜。

园中细草凭他长,多恐锄时误去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友人有问余诗法者走笔答之

君莫问我诗,我诗多变格。

知音最蚤惟陆君,许我清才世无敌。

自交仁和宋左彝,风人之意时一窥。

南朝鲍谢不可到,侧艳往往如温岐。

吾州数子才不羁,论议绝出高难跻。

南宋不数陆务观,中州姑置元裕之。

嶙峋坡谷犹下乘,更谁比数诗人诗。

我今偏得采诗法,不论浓淡与平奇。

但须妙合兴观群怨之大旨,导源三百其无迷。

形式: 古风

到家后挽张介轩

江乡旧侣多零落,诗酒过从独有君。

小别那知成永诀,他年谁与定吾文。

难忘共步桥边月,未忍回看渡口云。

一卷芳华初禊草,几回吟讽对炉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蟋蟀

蟋蟀将在堂,君子尚行役。

行役无归期,愁思向谁说。

明月上帘来,光流玉镜台。

含情属明月,莫更入罗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