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比部詹内翰邀同少司徒方公游徐公子万竹园时主人以疾不见

莫嫌张廌解辞宾,有例何曾问主人。

客比七贤差恨少,侯同千亩未言贫。

琮琤别写风中韵,峭茜平添雨后神。

但醉逃禅浑亦得,已公兰若是西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汤比部詹内翰邀同少司徒方公游徐公子万竹园时主人以疾不见》。全诗通过描绘与友人共游竹园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首联“莫嫌张廌解辞宾,有例何曾问主人”以张廌辞宾之事为引,暗含了诗人对于朋友邀请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礼节的尊重,即即使有辞宾之举,也应遵循一定的礼法,不轻易打扰主人。

颔联“客比七贤差恨少,侯同千亩未言贫”将友人聚会与古代名士七贤相比较,虽人数不及,但依然充满雅兴。同时,以“侯同千亩未言贫”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物质贫乏的淡然态度,强调精神上的富足和友谊的价值。

颈联“琮琤别写风中韵,峭茜平添雨后神”运用比喻手法,生动描绘了竹园中的自然景象。琮琤之声仿佛在风中吟唱,峭壁与竹林在雨后更显精神,诗人借此赞美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

尾联“但醉逃禅浑亦得,已公兰若是西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即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从其中获得心灵的慰藉和解脱,如同遁入禅境一般。最后,以“已公兰若是西邻”点明了地点,暗示了诗人与友人的关系亲近,如同邻居一般,日常生活中相互陪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美景以及生活态度的深刻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追求的重视。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赵司成邀同王光禄赏王贡士园芍药前是已醉牡丹下矣芍药尤盛丽可爱赋此与之

四月王园醉牡丹,仍逢芍药拥朱栏。

毋论百种俱争媚,为殿群芳且细看。

谑浪古时传洧水,风流今日冠长干。

莫将倾国虚相让,谁似霓裳舞玉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端阳后一日薛鸿胪邀宗伯二司寇司农游武氏园即事

偶值幽园字辟疆,群公多暇此传觞。

蒲香可是余端午,竹色将无胜洛阳。

僧眼细分红叶水,仙踪深掩白云乡。

莫愁归骑天街暝,新月纷纷已过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雨中过姚氏故园与周公瑕张幼于詹东图戚不磷分韵得春字时公瑕旧游之地将五十年矣

但许清游不厌频,姚园虽故客怀新。

雨声立散千家暑,天意初回万井春。

别岛过云浓泼墨,平溪蹙水细生鳞。

沿堤大有金城树,总是周郎暗怆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魏府三锦衣北园同方司徒宴游作

青山远自凤台分,䆗窱逶迤迥不群。

行处苍虬时一攫,坐来黄鸟数相闻。

疏成曲沼因藏月,别起高楼拟借云。

若问主人何所似,魏家公子信陵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