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汾州张太守墓庐图

三代重庙祀,墦祭礼所略。

义谓迎精返,宫室专神托。

藏欲弗得见,岂事大兴作。

所以脩防封,孔圣涕陨落。

邃古墓不坟,于义讵为薄。

自从秦汉来,閟宫礼销铄。

厌祭不迎尸,同堂废特礿。

庙轻墓乃重,阡表极华爚。

所以上陵仪,造自汉都雒。

仁孝既属玆,福祐亦攸酢。

《七略》载相墓,魏晋称管郭。

大儒子朱子,于焉颇采获。

固欲先灵安,匪系俗见缚。

张君少孝养,节母处帏幕。

板舆迎入越,风木痛寥廓。

佳城犹未卜,霜露走岩壑。

秉义谅无愆,神感助求索。

面势峰棱秀,种树柏枞错。

郁郁气佳哉,腼想幽灵乐。

窀穸中妥依,丙舍外营度。

在晋陶士行,元功表衡霍。

少日居浔阳,牛眠藏父椁。

谅知神报德,阴相启穷约。

期君功业隆,异日登名爵。

善绩史备书,墓庐事不削。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鉴赏

此诗由清代诗人姚鼐创作,题为《题汾州张太守墓庐图》,描绘了对古代墓葬礼仪的思考与对后世影响的感慨。全诗以历史变迁为主线,从三代至秦汉,再到魏晋,直至明清,展现了墓葬礼仪从繁复到简化的过程。

诗中首先提到“三代重庙祀”,强调了古代对祭祀的重视,接着指出秦汉以来,墓葬礼仪逐渐简化,庙祀的地位相对提升。诗人通过对比不同历史时期的墓葬习俗,表达了对传统礼仪变化的思考。

随后,诗人引用孔子的故事,强调了修筑墓地的重要性,以及对祖先的尊敬之情。他进一步探讨了墓葬与庙祀之间的关系,认为墓葬虽简,但其意义深远,如同孔圣人之涕陨,体现了对先人的怀念与敬仰。

诗中还提到了古代相墓术,如《七略》所载,以及魏晋时期的管辂和郭璞,他们被认为是相墓的高手。诗人朱子也在此有所提及,表明了对古代相墓术的尊重与研究。

最后,诗人以张太守为例,赞扬其孝养父母,并在去世后为其选择墓地,体现了对家族传统的继承与对后代的期望。诗人希望张太守的功业能日益隆盛,未来能够登名爵位,同时期待他的善绩能被历史记载,墓庐之事得以永存。

整首诗不仅反映了对古代墓葬礼仪的深刻理解,也蕴含了对孝道、家族传承及个人功业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文化素养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741)

姚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 字:姬传
  • 籍贯:安徽桐城
  • 生卒年:nài)(1731~1815

相关古诗词

送胡豫生之山西赵城将访乃翁旧知

䢅朝雨歇石城水,一挂江帆几千里。

邀君小立白门前,往事回头四十年。

章江寒渚丹枫落,乃翁共坐滕王阁。

诗情酒态天下豪,旅舍生儿始绷缚。

汤饼众客閧登筵,硕果惟余迟入椁。

渥洼种卒成权奇,见尔文章继翁作。

贫交令我惭叔孙,骏足怜君无伯乐。

承家弹铗向风尘,有母尸饔尚藜藿。

小仓亭户拓玻瓈,败荷落桂沈秋泥。

主人昨日会宾饮,绿尊满捧青蛾低。

美人北士各有思,随众欢笑中含悽。

况到霜风河北岸,襆被只馀僮仆伴。

太行地脊天下雄,汾水秋风古来叹。

晋中小邑犹万家,往往车马能豪华。

贤令声名有遗思,郎君憔悴宜矜嗟。

我悲乃翁今不见,衰盛人情孰无变。

男儿精金须百鍊,勉走尘埃莫辞倦。

岂有美若陈平乃贫贱。

形式: 古风

书乐志论后

大功济一世,富贵当崇高。

运会苟不逢,引身入蓬蒿。

良田及美宅,诚免苦身劳。

既非先世遗,求致宁非叨。

吾鄙《乐志论》,陈酒烹豚羔。

虽愈乾没徒,未为肥遁豪。

不见陈元龙,床下卧此曹。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阙口阻风

一出金陵郭,两日北河口。

翻翻钟阜云,背我逝苍狗。

试曳市廛杖,回饮王生酒。

墨香发笈外,古色盈座右。

吴画夺造化,黄字耀星斗。

乃知此淹留,风伯意良厚。

自是饱挂帆,卯行尝及酉。

离家百里外,故山当船首。

正及湖水阔,忽起西风吼。

引领吾徒羡,衔尾来舸走。

停棹入菰蒲,系缆向榆柳。

老翁昼梦醒,试一凭船牖。

遥山纷冶丽,下水亦清浏。

鱼艇夕阳边,枫叶零霜后。

虽乏古墨妙,景物亦希有。

行止要不碍,愠喜两无取。

默坐独成诗,横肱进吾糗。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次日又阻风

暮风声已厉,入夜尤汹汹。

有如九渊底,怒起千斗龙。

吾舟系树本,几欲拔起从。

一夜枕席间,镗鎝如金钟。

晨兴无日晖,四野云逢逢。

树叶下如雨,栖鸟无复容。

岂必大木窍,空响自相舂。

吾舟一长年,拥袖衣蒙茸。

小舟自后来,所受可百钟。

笑傲舞两棹,踊跃升斜篷。

此怯岂非夫,彼勇诚可庸。

吾知任事难,坐谭第恣胸。

假令吾操舟,畏葸恐更慵。

天道不能久,既盈还当冲。

飘风明决止,朝暾望东峰。

迟行一日耳,何必责犯锋。

吾取老聃言,挫锐万物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