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执梃降王走传车,先擒月爱后东闾。
难言赤狄初何种,终痛庭坚祀忽诸。
两帝东西争战国,九州大小混方书。
喁喁鹣鲽来无路,久已纵横海大鱼。
这首诗描绘了一段历史场景,通过"执梃降王走传车",我们可以想象一位手持棍棒的王者被迅速押送的情景,可能是战败后的投降。"先擒月爱后东闾"暗示了擒获敌人的顺序,"月爱"和"东闾"可能是指重要的人物或地点。
"难言赤狄初何种"表达的是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赤狄原是古代的一个民族,这里可能暗指政权更迭中的不同势力。"终痛庭坚祀忽诸"则表达了对某位尊者或信仰的突然消失感到悲痛。
"两帝东西争战国"描述了两个对立的政权在地域上的对抗,"九州大小混方书"则反映了当时国家版图的混乱与纷争。"喁喁鹣鲽来无路"象征着人们在乱世中无法找到安宁归宿,如同鹣鲽(比喻夫妻)般无法团聚。
最后,"久已纵横海大鱼"以大海中的大鱼比喻那些在乱世中权势滔天的人物,他们掌控着局势,令人无可奈何。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时局动荡、政权更迭的忧虑,以及对百姓疾苦的同情。黄遵宪作为清末的诗人,其作品常常寓含深沉的历史反思和社会批判。
不详
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八荒无事息兵车,七叶讴吟洽里闾。
岂谓浮云变苍狗,竟教明月蚀詹诸。
骊山烽火成焦土,牛耳牲盘捧载书。
秋草木兰驰道静,白龙微服记为鱼。
鸾声阁道碾安车,元老相从话踦闾。
未雨绸缪彻桑土,御冬旨蓄备桃诸。
借筹幸辟同文馆,警鼓惊传奔命书。
相戒鲂鱮休出入,吞声私泣过河鱼。
东西南北走舟车,虎穴惊看插邑闾。
七万里戎来集此,五千年史未闻诸。
考工述物搜奇字,鬼谷尊师发秘书。
教训十年民力盛,倘排犀手射鲸鱼。
狼㬻遗种等高车,万族相从到尾闾。
魑魅入林逢不若,虾蟆吞月鉴方诸。
昔闻靺鞨歌西乐,今见祛庐制左书。
始受一廛濠镜地,有明师早漏多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