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八咏(其二)虾子禅

长怀虾子俨,有如《法华》言。

混凡人莫识,应供入胥村。

斗虾示神变,生死同一源。

影堂见遗像,稽首重玄门。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以“靖安八咏(其二)虾子禅”为题,由明代诗人如兰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佛教意象与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首句“长怀虾子俨”,以虾子的形象开篇,虾子在佛教中常被比喻为修行者,其“俨”态暗示着修行者的庄重与专注。接着,“有如《法华》言”一句,引用《法华经》中的内容,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表明诗人对佛法的深刻体悟。

“混凡人莫识,应供入胥村”两句,通过对比“混凡人”的无知与“应供入胥村”的修行者,强调了修行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这里,“胥村”可能是指修行者所处的环境或社区,隐含着修行者在世俗生活中寻求精神解脱的意象。

“斗虾示神变,生死同一源”则揭示了禅宗的核心理念——通过斗争与变化来领悟宇宙真理,认识到生死不过是生命循环的一部分,体现了禅宗追求超越生死、达到涅槃的精神境界。

最后,“影堂见遗像,稽首重玄门”表达了诗人对先贤智慧的敬仰与追求,通过瞻仰遗像,向“重玄门”(可能象征着深奥的道义或真理)致以崇高的敬意,寓意着对禅宗智慧的传承与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虾子为引子,巧妙地融入佛教哲学与禅宗思想,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以及精神追求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24)

如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靖安八咏(其三)沪渎垒

内史晋袁松,为国作藩屏。

孤忠御强寇,不得全首领。

沪渎春草平,血青土花冷。

水仙葬重渊,天诛付辛景。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靖安八咏(其四)绿云洞

清风满壶天,绿云迷洞户。

竹日满帘秋,松涛四檐雨。

闲花落无声,幽禽时自语。

山中古秦民,不知今典午。

形式: 古风

靖安八咏(其五)赤乌碑

紫髯奋江左,建业开宏图。

赤髭入吴会,重玄启浮屠。

鼎足久矣折,石年犹赤乌。

雄文没渊底,照耀骊龙珠。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靖安八咏(其六)讲经台

我闻谢长须,翻经筑高台。

远公不可作,依师想重来。

五千贝多叶,讲诵喧法雷。

文字性已离,禅定何时回?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