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仙

我是真人何所忧,所忧世俗好多求。

相谋相诈何时了,一笑一啼无日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忧仙》由宋代诗人徐积创作,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世俗社会中人们相互猜疑、欺诈不断的现象的忧虑与反思。

首句“我是真人何所忧”,诗人以自问的形式开篇,看似在质疑自己的忧虑是否必要,但实际上暗含着对现实世界复杂人际关系的深刻洞察。接着,“所忧世俗好多求”一句直接点明了忧虑的根源——世俗社会中人们的欲望无穷,追求不息,这种永不停歇的追求往往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矛盾。

“相谋相诈何时了”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断地相互谋划、欺骗,这种恶性循环似乎没有尽头。这不仅是对个体行为的批判,也反映了社会结构和道德观念的缺失。

最后,“一笑一啼无日休”将忧虑的情感推向高潮。无论是欢笑还是哭泣,都难以摆脱生活的困扰,暗示了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情绪波动频繁且无法得到真正的安宁。这句话以一种悲凉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忧虑,以及对人类能否找到和谐共处之道的深深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描绘了宋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的种种困境,尤其是人际关系中的猜疑、欺诈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焦虑和不安。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也体现了其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闵仙

祸福之来本自求,世人闻语不回头。

但知自快身前欲,不道永为身后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又水仙(其一)

紫金沙路明珠阙,浴罢龙儿洗明月。

待来人世等麻姑,只被尘埃污罗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月]韵

又水仙(其二)

为买蟠桃海上花,明珠满载玉龙车。

蓬山诸子须相问,笑指烟波是我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又水仙(其三)

我是江湖都一掬,海水虽深不濡足。

待教平地产明珠,但恐世人更多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