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梵才大师归天台

高躅动京国,静缘怀故山。

扁舟乘兴往,孤鸟倦飞还。

社漏重湖外,霞城积霭间。

碧云聊寓意,即境自幽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高远的足迹震动了整个京城,静谧中我怀念起故乡的山川。
驾着小舟带着兴致前往,孤独的鸟儿疲倦后也选择归巢。
在遥远的重湖之外,夕阳映照下的社坛钟声回荡在云霞之城间。
望着那片碧蓝的云彩,我随意寄托情感,眼前景色自然展现出幽深的意境。

注释

高躅:高远的足迹。
京国:京城。
静缘:静谧中的思念。
故山:故乡的山。
扁舟:小舟。
乘兴:带着兴致。
孤鸟:孤独的鸟儿。
倦飞还:疲倦后归巢。
社漏:社坛的漏壶,指时间流逝。
重湖:遥远的湖泊。
霞城:被霞光笼罩的城市。
积霭:层层云雾。
碧云:碧蓝的云彩。
聊寓:随意寄托。
即境:眼前景象。
幽关:幽深的意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梵僧返回天台山的情景,充满了对故土的深情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

“高躅动京国,静缘怀故山。”开篇即设置了一种离别的心境,高耸的城墙激起了对京都的不舍,但心中却又牵挂着那遥远而静谧的故乡之山。这里已透露出诗人对于梵僧归去天台山的情感态度。

“扁舟乘兴往,孤鸟倦飞还。”诗人通过对梵僧乘坐的小船和独自飞行的鸟儿进行描绘,生动地展现了梵僧离别时的情景。这里的“兴”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心情,而“倦飞还”的孤鸟则增添了一丝哀愁。

“社漏重湖外,霞城积霭间。”此处描绘的是梵僧归途中所经过的景象。古代的水钟——社漏,在湖泊之外回响,而霞光在城墙之间弥漫,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神秘莫测的氛围。

“碧云聊寓意,即境自幽关。”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梵僧归去天台山后所寄托的情感。碧云之下,或许梵僧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栖息,而“即境自幽关”则表明了梵僧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写,成功地传达了对梵僧归去天台山的一种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1)

吴遵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崇仙观(其一)

浮丘仙袂风中挹,子晋吹笙月下闻。

翠盖霓裳君过我,尻舆神马我从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崇仙观(其二)

人生尘土不可耐,天上高寒定自嘉。

但约麻姑擘麟脯,莫寻句漏问丹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野石岩

夏夜深如秋气清,梦回风露湿桃笙。

渐忻月色分山色,所恨蛙声乱水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送客香山寺

十里香山寺,三年到几回。

不嫌送客远,端是爱山来。

老木生僧住,閒云为我开。

归鞍意未足,城鼓莫相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