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绝句十七首(其三)

有虫托断葑,断葑日夕流。

不知止息处,随夫非自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有虫附着在断掉的葑上,这葑在日夜间漂流。
它不知道何处停歇,只能随着水流,无法自主选择方向。

注释

虫:指水中的小生物,如螺、蛙等。
托:附着。
断葑:断裂或废弃的茭白根茎(葑),古代水边常见植物。
日夕:日夜。
止息:停止或休息。
随夫:比喻顺从水流。
非自由: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杂诗绝句十七首》中的第三首。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只小虫栖息在断葑(水中浮根)上,随着水流漂泊,不知何处是归宿,仿佛被水势所驱使,无法自主选择方向。诗人通过虫子的形象,寓言般地表达了对人生无常、身不由己的感慨。短短四句诗,却蕴含着深沉的人生哲理,展现出梅尧臣诗歌的朴素而深刻的情感表达。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次韵和王道损风雨戏寄

小雪才过大雪前,萧萧风雨纸窗穿。

而今共唱新词饮,切莫相邀薄暮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次韵和江邻几送客回同过金明池(其二)

风光犹未老于人,兽口泉声泻碧津。

一洗尘襟无俗虑,柳条开眼共看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次韵和江邻几送客回同过金明池(其一)

送别西亭车马尘,天池回傍欲迷津。

画船龙尾何时发,丹杏梢头漏泄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江畔

江畔菱蒲碧无主,吴牛夜?江干归。

舟人不悟月已上,花脚野蚊撩乱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