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

玉关春色晚,金河路几千。

琴悲桂条上,笛怨柳花前。

雾掩临妆月,风惊入鬓蝉。

缄书待还使,泪尽白云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边塞的春天来得晚,通往金河的道路漫长无边。
琴声在桂树枝头哀鸣,笛声在柳花前诉说着愁怨。
雾气遮掩了她如月的容颜,风儿惊动了她鬓边的蝉。
封好书信等待归来的使者,眼泪流干直到望向白云蓝天。

注释

玉关:边塞的关隘,常用来代指边疆地区。
春色晚:春天来得迟。
金河:泛指北方的河流,这里可能特指黄河上游的一段。
几千:形容路途遥远。
琴悲:琴声中带着悲伤。
桂条:桂树的枝条,此处以桂枝喻美好之物,也可能指乐器的装饰。
笛怨:笛声中充满哀怨。
柳花前:在柳树开花的季节,柳花也是离别的象征。
雾掩:雾气遮盖。
临妆月:比喻女子美丽的容貌,如同月光下对镜梳妆。
风惊:风的吹动令人惊觉或心生寒意。
入鬓蝉:蝉贴在鬓发上,形容女子发饰或蝉形的鬓角,也暗示孤独与凄清。
缄书:密封书信。
待还使:等待归国的使者。
泪尽:眼泪流干。
白云天:高远的天空,象征着遥不可及的思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夜中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怨。开篇“玉关春色晚,金河路几千”两句,通过设定一个遥远的边塞之地,营造出一种空间上的隔绝和时间上的延宕,表达了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渴望。

紧接着,“琴悲桂条上,笛怨柳花前”两句,则通过琴声与笛声的悲凉,传递了女子的心境。桂树和柳树在这里象征着分别的痛苦,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雾掩临妆月,风惊入鬓蝉”一联,以自然景物形容女子因思念而引起的情感波动。月亮被迷雾笼罩,代表了心境的朦胧不明;而风吹得鬓角的发饰摇曳,象征着内心的不安与恐慌。

最后,“缄书待还使,泪尽白云天”两句,表达了女子期待着通过书信与远方之人交流的情感,以及因长时间的等待而流下了许多泪水。白云天象征着广阔无垠的空间,也映射出女子心中的寂寞和渺茫。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幽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精准捕捉,展现了古代妇女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哀怨与孤独。

收录诗词(30)

上官仪(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宰相、诗人,才女上官婉儿的祖父。早年曾出家为僧,后以进士及第,历任弘文馆直学士、秘书郎、起居郎、秘书少监、太子中舍人。他是初唐著名御用文人,常为皇帝起草诏书,并开创“绮错婉媚”的上官体诗风

  • 字:游韶
  • 籍贯: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
  • 生卒年:608年-665年

相关古诗词

江王太妃挽歌

黄鹤悲歌绝,椒花清颂馀。

埃凝写邻镜,网结和扉鱼。

银消风烛尽,珠灭夜轮虚。

别有南陵路,幽丛临叶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咏画障

芳晨丽日桃花浦,珠帘翠帐凤凰楼。

蔡女菱歌移锦缆,燕姬春望上琼钩。

新妆漏影浮轻扇,冶袖飘香入浅流。

未减行雨荆台下,自比凌波洛浦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咏雪应诏

禁园凝朔气,瑞雪掩晨曦。

花明栖凤阁,珠散影娥池。

飘素迎歌上,翻光向舞移。

幸因千里映,还绕万年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五言辽东侍宴山夜临秋同赋临韵应诏

奉驾凌稽阜,同御掩□岑。

肆赏乖濡足,穷览□干心。

一德光神武,万象镜冲襟。

御□辽山夕,凝麾溟海浔。

帷殿清炎气,辇道含秋阴。

凄风移汉筑,流水入虞琴。

云飞送断雁,月上净疏林。

滴沥露枝响,空蒙烟壑深。

抚躬谢仁智,泉石忝登临。

信美陪仙跸,长歌慰陆沉。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