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踏上遥遥征途,游子悲思故乡。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晖;板桥弥漫清霜,先行客人足迹行行。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边。
回想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鸭鹅,正嬉戏在岸边的湖塘里。

注释

动征铎:震动出行的铃铛。
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
铎:大铃。
槲:陕西山阳县盛长的一种落叶乔木。
明:使……明艳。
枳: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春天开白花,果实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药。
驿墙:驿站的墙壁。
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
杜陵:地名,在长安城南(今陕西西安东南),古为杜伯国,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这里指长安。
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
凫雁:凫,野鸭;雁,一种候鸟,春往北飞,秋往南飞。
回塘:岸边曲折的池塘。
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

鉴赏

诗人以精细的笔触描绘了清晨踏雪前行的情景。"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表达了诗人在清晨醒来时听到了行军的钟声,而自己作为一个旅客,对远方的家乡感到悲伤和思念。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更是对内心情感的抒发。

接下来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则进一步渲染了晨行时的寂静与凄清。诗人提到的是夜晚鸡叫声中带着一轮明亮的月亮,以及人们踩踏在积满霜冻的木板桥上留下的脚印。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情境描写,传达了诗人独自行走时的孤独与冷清。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中,诗人观察到了自然界的细节:槲树的叶子在风中飘落,覆盖着蜿蜒曲折的山路;而在驿站的围墙上,枳花正值盛开。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景象,也隐含着诗人对旅途生活的无奈与孤独。

最后,"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中,诗人的思绪飞扬至遥远的地方。"杜陵梦"可能是指李白的《蜀道难》中的“出塞入胡,故园葵百堵”一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不舍。而"凫雁满回塘"则是描绘了一幅水鸟在河塘中自由嬉戏的画面,这里的"满"字用得非常传神,既形容了数量,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丰盈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早晨旅途生活的细腻描写,传递出诗人的情感变化,从悲伤到思念,再到向往和希望,每一句都深含哲理,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怀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393)

温庭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本名岐。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字:飞卿
  •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 生卒年:约812—866

相关古诗词

宿一公精舍

夜阑黄叶寺,瓶锡两俱能。

松下石桥路,雨中山殿灯。

茶炉天姥客,棋席剡溪僧。

还笑长门赋,高秋卧茂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宿云际寺

白盖微云一径深,东峰弟子远相寻。

苍苔路熟僧归寺,红叶声干鹿在林。

高阁清香生静境,夜堂疏磬发禅心。

自从紫桂岩前别,不见南能直到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宿白盖峰寺寄僧

山房霜气晴,一宿遂平生。

閤上见林影,月中闻涧声。

佛灯销永夜,僧磬彻寒更。

不学何居士,焚香为宦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宿沣曲僧舍

东郊和气新,芳霭远如尘。

客舍停疲马,僧墙画故人。

沃田桑景晚,平野菜花春。

更想严家濑,微风荡白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