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洲行

自从钱塘怒涛竭,会稽之栖多铩翮。

甬东百户古翁洲,居然天堑高碣石。

青雀黄龙似列屏,蛟螭不敢波间鸣;

虎韔争如秦妇女,鱼旐半是汉公卿。

五、六年间风云变,帝子南巡开宫殿;

繇来泽国仗楼船,乌鬼渔人都不贱。

堂怡穴斗几经秋,胡来饮马沧海流;

共言沧海难飞越,况乃北马非南舟!

东风偏与胡儿便,一夜轻帆落奔电;

南军鼓死将军擒,从此两军罢水战。

孤城闻警蚤登陴,万骑压城城欲夷;

炮声如雷矢如雨,城头甲士皆疮痍。

云梯百道凌霄起,四顾援师无蝼蚁;

裹疮奋呼外宅儿,誓死痛苦良家子。

斯时弟子在行间,吴淞渡口凯歌还;

谁知胜败无常势,明朝闻已破岩关。

又闻巷战戈旋倒,阖城草草涂肝脑;

忠臣尽葬伯夷山,义士悉刭田横岛。

亦有人自重围来,向余细语令人哀;

椒涂玉叶填眢井,甲第珠珰掩劫灰。

而今人民已非况城郭,髑髅跳号宁复肉。

土花新蚀遗镞黄,石苔早绣缺斨绿。呜呼!

问谁横驱铁裲裆,翻令汉土剪龙荒?

安得一剑扫天狼,重酹椒浆慰国殇!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抗清英雄张煌言的《翁洲行》,描绘了钱塘江潮退后,会稽地区遭受战争摧残的景象。诗人以翁洲为背景,通过比喻和历史典故,展现了战乱中的悲壮与无奈。他描述了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凋敝,如青雀黄龙般的宫殿被毁,昔日的权贵沦为俘虏。诗中提及的“帝子南巡”可能暗指明朝皇帝南逃,而“东风偏与胡儿便”则暗示清军的胜利。战争带来了惨烈的巷战和无辜百姓的牺牲,忠臣义士的英勇抵抗最终未能改变败局。

诗的结尾表达了对国家沦丧的痛心疾首,以及对恢复汉土、驱逐侵略者的渴望。诗人呼唤能够挥剑斩敌的英雄,以祭奠亡国的悲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激昂,反映了作者强烈的民族情怀和对故国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504)

张煌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 字:玄著
  • 号:苍水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1620—1664年

相关古诗词

赠骆亦至二首(其一)

客自浯州至,萧然野鹤姿;

青云犹冉冉,白雪故离离。

混俗原无我,廉顽更有谁?

蒲轮指日下,莫漫采江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赠骆亦至二首(其二)

唐室当中叶,君家有右丞;

雄文堪讨贼,苦节亦为僧。

踪迹今相似,遭逢古未曾。

会须负日月,沧海见鳣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登湄洲

不尽沧浪兴,孤洲眺晚晖。

海翁称地主,野父说天妃。

舴艋风前出,镰锄雨后归。

侏禽虽未解,一笑亦忘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步韵答徐闇公

穷途长日更难消,剩有图书伴寂寥;

伯业徒看秦望气,客愁似潟广陵潮。

共歌丛桂山中发,谁识焦桐爨下烧?

潦倒未应犹倔强,文人久已学承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