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六月嗣雅和督府北川张先生韵”为题,由明代诗人王希文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与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赞美。
首联“圣宅东南赋欲蠲,旄头那敢犯奎缠”,开篇即以“圣宅”喻指理想的国家或社会,东南方位象征着繁荣与希望的方向。通过“蠲”字表达了清除弊政、追求清明的愿望。“旄头”与“奎缠”分别代表邪恶势力与混乱,诗人以此表达对正义与秩序的坚守。
颔联“釜中鱼泳知何乐,井底蛙鸣只自贤”,以“釜中鱼泳”与“井底蛙鸣”为喻,前者象征自由与快乐,后者则代表狭隘与自满。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个体自由与社会进步的渴望,同时也对局限于一隅、自以为是的态度进行了讽刺。
颈联“时雨滋回蜗屋润,仁风吹散蜃楼烟”,“时雨”与“仁风”分别象征着适时的恩泽与仁爱的春风,它们滋润着蜗居的小屋,吹散了虚幻的蜃楼之烟。这一联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和谐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公平、仁慈社会的憧憬。
尾联“悬知奏凯彤廷日,虎拜称扬祝万年”,预示着在未来的某一天,国家将取得辉煌成就,朝廷将充满荣耀与喜悦。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国家强盛与繁荣的期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与象征,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公平、仁慈价值观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