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牡丹

朱门花月倚春宵,占尽风光赤板桥。

艳曲双声歌绛树,佳期一品冠红绡。

珊瑚照座敲疑折,彤管填词醉未消。

似有群仙下琼岛,丹楼五色上霞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华美而充满生机的春夜图景,以红牡丹为焦点,展现了其在朱门花月下的独特魅力与高贵气质。

首句“朱门花月倚春宵”,开篇即以“朱门”点出富贵之气,“花月”则渲染了春夜的美丽与浪漫,一个“倚”字生动地描绘了红牡丹在春夜中依傍着花月的姿态,仿佛是春夜的主角,享受着最美好的时光。

“占尽风光赤板桥”,进一步强调了红牡丹的出众与独特,它不仅占据了春夜的风光,甚至将整个赤板桥都映衬得格外耀眼,展现出一种不可替代的魅力。

“艳曲双声歌绛树,佳期一品冠红绡”,这两句通过音乐与服饰的描写,进一步烘托了红牡丹的高贵与华丽。艳丽的曲调在空中回荡,如同绛树般鲜艳夺目;佳期的盛装更是冠绝于红绡之上,暗示了红牡丹在这一时刻的非凡地位。

“珊瑚照座敲疑折,彤管填词醉未消”,珊瑚般的装饰物在座中闪耀,似乎随时都有可能被这华美的氛围所折服;而彤管填词,意味着诗人或乐师在创作时已沉浸其中,难以自拔,充分体现了红牡丹带来的艺术感染力。

“似有群仙下琼岛,丹楼五色上霞标”,最后两句以神话般的想象收尾,将红牡丹比作从琼岛降临的仙子,其所在的丹楼五彩斑斓,直冲云霄,象征着红牡丹不仅在现实世界中绽放,更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永恒的印象,如同仙界的美景一般令人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红牡丹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与内在的高雅,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与艺术和谐共生的向往。

收录诗词(3517)

彭孙贻(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 称谓:管葛山人
  • 字:仲谋/羿仁
  • 号:茗斋
  •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 生卒年:1615~1673年

相关古诗词

芍药

婪尾春深艳未收,画阑娇冶占风流。

尽教微谑回红黛,怕说将离易白头。

含笑花前挑郑女,多情月下梦杨州。

嫣然一顾当阶影,消尽词人万古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海棠

柔枝恰恰语流莺,西府名花冠蜀城。

浅晕垂鬟禁惹恨,淡红低靥不胜情。

消魂艳色愁无力,满眼春娇睡未成。

香国梦回人近远,妆成十五正盈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咏白海棠同子服骏孙两弟作

东风袅袅弄柔姿,幽艳轻盈点雪墀。

柳絮帘垂春思冷,画楼人睡月明迟。

飞来玉燕枝微动,梦入梨花蝶未知。

莫更催诗照银烛,少陵野老鬓如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再咏白海棠

一枝淡冶送轻寒,寒食芳郊雨后看。

迟日游丝春更静,浣花深院雪偏残。

神仙缥缈飞琼下,才子风流傅粉难。

徔此韶光妒颜色,无人重倚玉阑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