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以宁所作,名为《踏莎行(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描绘夜晚宴会场景的诗句。
首先,“梦褥光宗,河东右族”两句通过提及“梦褥”和“河东右族”,点明了宴会的高贵氛围。这里的“梦褥”可能指代安逸或豪华,而“河东右族”则是指古时河东地区的一支贵族。
接着,“向来到耳声华熟”一句,描绘的是宴会中音乐和歌舞的声音充满了空气,达到了极致的美妙境界。
“游从两世记金兰,风流二阮居南北”则是说宴会上的宾客们互相往来,不仅限于现实世界,更是跨越古今,交游广泛,就连那遥远古代的“金兰”(美好的友谊)和“风流”(文人雅士)的气质也融为一体,无论南北,都有如此高雅的情操。
至于“今夕何辰,相亲灯烛”则是描述宴会上的温馨时刻,人们围坐在一起,点燃了蜡烛,享受着这份难得的相聚之乐。
最后,“一廛我愿依韦曲。长君未可赋骊驹,山人莫为蒲轮促”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宴会能够持续下去,不要急于结束,好比“韦曲”中的美酒,让人沉醉。同时也告诫宾客们不要像“长君”一样仓促离去,也不要让宴会因为外界的干扰而变得紧张。
整首诗通过对夜宴场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和享受,以及他对友谊深厚、文化气息浓郁的一种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