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兴禅师赞

泯迹深藏一坞云,仙官何事苦相亲。

修行不是无灵验,懒作关门闲户人。

形式: 押[真]韵

翻译

消失的踪迹隐藏在深山云雾中,仙人们为何如此执着地相互亲近。
修炼并非没有灵验,只是我懒得像闭门不出的闲人一样

注释

泯迹:消失的踪迹。
一坞云:一片山中的云雾。
仙官:指修道的仙人。
苦相亲:非常亲近,执着。
修行:修炼、修行。
无灵验:没有显著的效果或感应。
懒作:懒得去做。
关门闲户人:形容隐居或不问世事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对中国古代诗人李白的禅师形象进行赞美的作品。首句“泯迹深藏一坞云”描绘了李白隐逸的生活状态,如同隐居在云雾缭绕的山坞之中,不显于世,追求超脱尘世的痕迹。次句“仙官何事苦相亲”则暗示李白的诗才如同仙人般超凡,与世俗的官场关系疏离,更倾向于与自然和禅理相亲近。

第三句“修行不是无灵验”表达了对李白诗歌创作的极高评价,认为他的文学才华并非仅凭天赋,而是通过深入修行获得的灵性体现。最后一句“懒作关门闲户人”进一步强调李白不拘泥于世俗,选择过着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的生活,如同关门闲居之人,专注于自我提升和精神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禅宗的视角解读李白,赞美了他的诗才和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体现了诗人对李白独特人格和艺术成就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545)

释智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 号:虚堂
  •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85年—1269年

相关古诗词

支遁和尚归休图赞

忍寒骑瘦马,双眼碧于秋。

寄语王公道,无钱买沃洲。

形式: 押[尤]韵

礼龙牙遁禅师塔

翠微际北腕头短,洞水逆流方到家。

年老脚跟宜著袜,不能随处蹈泥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礼明招谦禅师塔

藤深蔓短塔累累,以眼名龙恐是伊。

放下泥盘叉手笑,阿师曾误矮阇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礼牧护和尚定身塔

牧牧纯来岁月多,至今壳漏未消磨。

莫嫌截断苏溪水,尚有禅岩挂绿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