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熙熙乐国似登台,北圃南亭春事催。
惆怅音尘难再会,瑞香应已绕檐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春日游园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抒发了对逝去时光和难以重逢旧友的惆怅情怀。
"熙熙乐国似登台"中的“熙熙”形容声响和谐、喜悦,“乐国”可能指一处风景秀丽的地方,或者是对某个国家或地方的一种美好设想。这里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北圃南亭春事催"中的“北圃南亭”可能是园中建筑的名称,也可能是指园内不同位置的景点。“春事催”则是说春天来临,一切生机勃勃,万物复苏,这也是诗人心情的一种写照。
接下来的"惆怅音尘难再会"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不舍。"音尘"指的是音乐和尘世间的繁华,而“难再会”则是说这些美好的时刻已经一去不复返,带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最后"瑞香应已绕檐开"中的“瑞香”是一种花名,常用来比喻高洁和芬芳。在这里,“应已绕檐开”则是说这些美丽的花朵已经在栏杆旁盛开。这种描写既是对自然景象的赞美,也隐含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园林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不舍,以及一种难以重逢旧友的惆怅心情。
不详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茂林新幄翠重重,犹有残花掩映红。
庭馆渐虚容散涉,时攀园果作狙公。
石壮山狞不可干,倾江波浪作惊湍。
残霞一抺吴天晚,正苦扁舟不上滩。
洞庭秋水接天流,万斛楼航不易收。
才力似君方称副,此身只合载渔舟。
畏日流金不断声,松风涧水助泠泠。
我来萧散无馀事,得倚篮舆细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