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徐士芬的《偶感(其二)》描绘了春天东风吹拂之下万物生长的景象。"东风好吹嘘,吹嘘绿成林",东风象征着生机与活力,它温柔地吹过,使得一片荒芜之地迅速变为翠绿的树林。然而,"成林不言功",表达了自然界的默默无闻和无私奉献,树林并未因自己的成就而自夸。
接着,诗人借"灌园客抱瓮走庭阴",暗示了农夫辛勤耕耘,无意间发现佳木,"无心遇嘉树",这棵树并未期待被赋予特定用途,只是在适宜的环境中自然生长。然而,"亟呼寻斧斫",人们却因为看到其潜力,想要砍伐它以建房或做梁栋,这违背了顺应自然的"天心"。
"天心一何仁",这里的"天心"指的是大自然的规律和仁慈,它希望树木能继续在春天里生长,而非被人轻易破坏。最后,"嘉树回阳春",寓意着即使面临砍伐的威胁,这棵佳树仍然能够凭借生命力回归春天,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春风和树木,寓言式地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提醒人们应尊重自然,顺应天意,不应过度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