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文丞相祠》由清代诗人朱国汉所作,是对南宋丞相文天祥的深切缅怀与崇敬之情的表达。诗中通过描绘文天祥祠堂的荒凉景象,以及对文天祥生前坚定信念和英勇牺牲的描述,展现了对这位忠臣义士的崇高敬意。
首句“丞相荒祠白日寒”,以祠堂的荒凉与白日的寒冷象征文天祥生前的艰难处境和后世对其的冷落,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接着,“直教一死寸心安”一句,直接赞美了文天祥宁死不屈的精神,表现了他为国家民族利益不惜牺牲一切的决心。
“崖山激烈原非易,柴市从容更较难。”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文天祥在崖山战役中的英勇抗敌和在柴市从容就义的壮烈场景,强调了其面对生死抉择时的坚定与从容,体现了他的大义凛然。
“穷海有人埋碧血,普天无地著黄冠。”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文天祥的忠诚与牺牲精神超越时空,感动天地,即使是在最偏远的地方,也有人为他埋下忠魂;而普天之下,却找不到一块容身之地,来供奉他的英灵,以此突出其精神的崇高与深远影响。
最后,“西台恸哭悲风起,剩水残山忍再看。”这两句以西台(文天祥被囚禁处)的恸哭和悲风的起始,以及对“剩水残山”的不忍再看,形象地表达了后人对文天祥及其事迹的深切哀悼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同时也暗示了对历史沧桑变化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文天祥祠堂景象的描绘和对其生平事迹的赞颂,深刻表达了对这位忠贞不渝的南宋丞相的崇高敬仰,以及对其精神遗产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