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化宁吴中行脚(其二)

渡水穿云去,神光触处开。

隔江如有得,飞锡早归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驹所作的《送僧化宁吴中行脚(其二)》。诗中描绘了僧人渡水穿云,神光四射,仿佛在引导着行者的灵性之旅。诗人的想象丰富,将僧人的行脚比作穿越山水的旅程,寓意着心灵的探索与修行。最后一句“隔江如有得,飞锡早归来”,表达了对僧人早日修成正果,回归内心的期盼,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精神追求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充满了禅意和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收录诗词(421)

韩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论家。学者称他陵阳先生。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 字:子苍
  • 号:牟阳
  • 籍贯: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
  • 生卒年:1080~1135

相关古诗词

示龟山平老(其一)

二年三饮龟山井,道上菰蒲亦笑人。

犹觉是身多世累,一庵何日与翁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示龟山平老(其二)

水横绝浦曾争渡,浪打船头又少留。

安得一舟淮上钓,水生水落任沉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次韵侯思孺将至黄州见简

未用船头报水程,为君持酒打愁城。

青山久负当年约,白发多从客路生。

点检转工新句法,揩磨难减旧风情。

小留莫道无供给,一味东篱有落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故资政忠惠韩公挽词(其一)

籍甚中山守,风流世有人。

猎围边月晓,筵蹋塞花春。

金絮盟犹在,灰钉事已新。

使公长卧护,何地起胡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