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入京得淮南王工部书及遣寿州官船以来五言寄之

生理厌漂荡,三年若栖苴。

春深感松柏,流涕望京华。

谁言数舍近,局滞成天涯。

鬓色新二毛,怅然空复嗟。

明侯平生意,虽远不云遐。

叩君金玉音,眷我需于沙。

旭日明清川,扁舟问贫家。

虽非方外游,此亦海上槎。

尽日庇短篷,不惭负舍蜗。

愧君济川才,引领隔云霞。

何由一乘兴,世累纷如麻。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将入京得淮南王工部书及遣寿州官船以来五言寄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京城的向往与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生理厌漂荡,三年若栖苴”,诗人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引子,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厌倦,仿佛已经度过了三年如同栖居在芦苇中的时光。接着,“春深感松柏,流涕望京华”两句,诗人借春日里松柏的生长,表达了对京城的深切思念,泪水不禁滑落。

“谁言数舍近,局滞成天涯”两句,诗人感叹距离虽近,但因种种原因,却如同身处天涯海角,难以到达。随后,“鬓色新二毛,怅然空复嗟”两句,诗人通过描述自己新长出的白发,表达了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

“明侯平生意,虽远不云遐”两句,诗人以明侯(即明帝)为例,说明即使路途遥远,心中的愿望也不会改变。接下来,“叩君金玉音,眷我需于沙”两句,诗人向友人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希望得到友人的理解与关怀。

“旭日明清川,扁舟问贫家”两句,诗人描绘了自己即将启程的情景,如同旭日初升,照耀着清澈的河流,乘坐小舟前往贫苦人家。接着,“虽非方外游,此亦海上槎”两句,诗人自嘲并非遁入空门之人,但这次旅程也如同海上的一根木筏,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尽日庇短篷,不惭负舍蜗”两句,诗人以短篷和蜗牛为喻,表达了自己虽然生活简朴,但并不为此感到羞愧。最后,“愧君济川才,引领隔云霞”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敬佩,同时期待与友人相见,如同隔云相望。

“何由一乘兴,世累纷如麻”两句,诗人以“乘兴”表达对自由与快乐的渴望,同时也感叹世俗的束缚如同乱麻一般难以摆脱。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答君章誉两儿见寄

窥镜见二毛,自怜忧患馀。

岂惟壮心尽,方与功名疏。

终岁不捉笔,历时长束书。

顾常念绝学,正复伤离居。

忽忽莫自聊,悠悠空岁除。

过壮而无闻,我其众人欤。

故人来江南,丹毂映隼旟。

尚持平生意,期我相得初。

殷勤作新诗,烂漫联琼琚。

溢美及儿曹,伻来问起予。

虽知非其实,但愧情相于。

矧乃笔力雄,骎骎逼曹徐。

一读必三叹,何由望储胥。

故人昔流落,襟抱久不摅。

乃者始再迁,通直承明庐。

苍龙脱韝绁,快马从轻车。

神至气自豪,心广体亦舒。

渊源未易测,变化天池鱼。

宁独扬子云,其工似相如。

苟能哀憔悴,有似慰空虚。

月寄三四幅,穷愁直见祛。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答徐无逸秀才寄示新文

金华神仙境,山川天下无。

之子复清发,自与常人殊。

问学当世贤,不违智如愚。

归来守桑梓,寂寞安故庐。

此风足蛎俗,有以光吾儒。

如何卧空谷,自乐诗与书。

我辱廷中臣,一麾寄江湖。

荐贤力不足,相望空长吁。

形式: 古风

对酒忆诸子

此酒自足饮,胡为坐无欢。

念我意中人,四顾用长叹。

平生交游少,而复聚会难。

万古胶漆姿,各在天一端。

用兵轻文儒,诸子俱小官。

物生系所逢,穷达何足言。

但恨适有酒,共醉乃无缘。

形式: 古风

出塞曲三首(其一)

桓桓良家子,趫趫羽林儿。

恩雠久未报,感激气拂霓。

无用丈二组,不须一丸泥。

独身斩胡颈,手揽封侯圭。

形式: 古风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