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溪上桃花发,山前桂舸移。
水流过峡急,风逆出江迟。
南国鱼虾厌,东都梦寐思。
逢人若有问,不似在朝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白珙秀才》,描绘了送别友人时的场景。首句“溪上桃花发”以春天的溪边桃花盛开,渲染了离别的季节氛围,富有生机和温暖。次句“山前桂舸移”则写朋友乘舟离去,桂木船显得高雅而轻盈,暗示着旅程的开始。
“水流过峡急,风逆出江迟”两句通过水流湍急和风向阻碍,描绘了舟行的艰难,暗寓友人此去路途不易,也寄寓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与祝愿。接下来,“南国鱼虾厌,东都梦寐思”表达了对南方鱼虾繁多之地的告别,以及对友人即将到达的京都洛阳的深深思念。
最后两句“逢人若有问,不似在朝时”,诗人设想他人询问友人近况,自己回答说已不如在京为官时,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既表达了送别的离愁,又寄托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过去生活的回味。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致鹇犹恐鹇饥渴,细织筠笼小瓦缸。
玉免精神怜已久,金銮人物世无双。
休争白鹤临清沼,且伴鸣鸡向绿窗。
美羽奇毛有多少,尔身高稳胜他邦。
混混拍堤瓜蔓水,轩轩衔尾挂樯船。
使君东下只朝夕,父老走迎无后先。
古堞秋耕拾铜镞,长淮瀑雨入壕莲。
鸣猿舞鹤仍持去,不忆承明夜直眠。
人言少保持家谨,载见西京万石君。
子舍今归浣裙切,里门重戒下车勤。
田园一一能为计,僮仆欣欣亦有闻。
我负洛阳山水久,试因行色寄嵩云。
临水一太息,解舟当落晖。
上楼人已远,极目鸟空飞。
荆楚时方晏,江湖客未归。
定知吟忆处,林外月光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