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二桃杀三士赞》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通过寓言故事的形式,表达了对智慧与策略的赞美,以及对道德与行为后果的深思。
诗中运用了“大匠不弃栎社之木,良医不遗乌喙之毒”这一开篇,巧妙地引出主题,强调在适当的时候,即使是看似无用或有害的事物,也应被重视和利用。这种思想贯穿于整首诗中,体现了作者对于事物价值判断的深刻洞察。
接着,“务急吾用,不一而足。苟适其时,虽弃必录。”这句话进一步阐述了在紧急情况下,应灵活运用资源,不拘泥于常规。同时,也提醒人们在平时不应轻易舍弃任何可能有用的资源。
“方其用时,有正有奇。颠兮吾扶,危兮吾持。”这里描述了在关键时刻,正直与创新并存的重要性。无论是面对困难还是挑战,都需要有人站出来支持和引领。
“相道巍巍,二氏似之。”这句话将目光转向历史,提到齐国的两位相国,暗示了智慧与策略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反问:“哂乃齐相,曾不尔思?”即对齐国两位相国未能充分认识到智慧与策略的价值表示讽刺。
接下来,“夫三子者,谬以力胜。胜力以德,孰敢不敬。”这句诗赞扬了智者的胜利,并指出道德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通过智谋而非暴力解决问题,更值得尊敬。
“徒丧厥德,以致其命。一念之忍,桃乃其阱。”这里强调了道德败坏的严重后果,以及在关键时刻保持忍耐的重要性。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道德败坏可能导致的悲剧。
最后,“欲济缓急,图任媕娿。爪牙不铦,其如之何。”这句诗表达了在处理紧急情况时,需要果断行动,不能犹豫不决。同时,强调了团队合作与执行力的重要性。
“盍观相如,伸秦屈颇。隐然长城,无庸干戈。”诗人在此引用了历史上著名的外交家蔺相如的故事,赞扬其智慧与策略,以及避免战争、维护和平的能力。同时,也表达了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智慧、策略、道德与行动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它们在个人和社会层面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