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后二夜对月

中秋竟夕佳月色,万里光芒霜雪白。

人言阴晴一瞬易,不料清辉连永夕。

有情傍我书几多,书中今古旧应识。

玉华婵娟彻鬓眉,冰澌的皪莹肝膈。

风流似与仙娥俱,缟衣练裳新洒涤。

酒酣颠倒欲结交,灯火希微疑避席。

出门露气已半销,轻风西来荡虚碧。

中天镜悬见本真,一点灵明透八极。

形式: 古风

翻译

中秋夜晚月光皎洁,万里光辉如霜似雪。
人们常说天气阴晴变化快,没想到这清冷月光却持续整夜。
有多少情感陪伴着我读书,书中古今的故事我都熟悉。
月亮的美照亮了我鬓发和眉眼,冰晶般的光芒穿透我的心扉。
这风雅如同仙女共舞,白衣素裳仿佛刚洗净。
酒醉中我意乱情迷,想要结交这月色,灯光昏暗仿佛在回避。
出门后露水已消散大半,轻风从西方吹来荡漾空中的青碧色。
天空如镜,映照出真实的自我,那一点灵光穿透天地八方。

注释

竟夕:整夜。
霜雪白:形容月光皎洁如霜雪。
阴晴:天气变化。
清辉:明亮的月光。
书几多:读书时的情感。
玉华:月亮的美称。
冰澌:冰晶。
风流:风雅,优美。
仙娥:仙女。
希微:昏暗。
灵明:精神,灵性。
八极:天地四方。

鉴赏

这首宋诗《中秋后二夜对月》是葛绍体所作,描绘了中秋夜晚明亮的月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中秋竟夕佳月色”直接点出主题,赞美了中秋之夜的月光之美。接下来的“万里光芒霜雪白”形象地形容月光皎洁如霜雪,给人以清冷而纯净的感觉。

诗人感慨“人言阴晴一瞬易”,暗示月亮的阴晴变化在人间看来似乎转瞬即逝,然而“不料清辉连永夕”则表达了对月光连续照耀的欣赏,强调了月夜的持久和宁静。诗人进一步通过“有情傍我书几多”表达月光仿佛有情,陪伴着他的读书时光,书中古今的故事仿佛因月光而生动起来。

“玉华婵娟彻鬓眉,冰澌的皪莹肝膈”运用比喻,形容月光如玉般皎洁,照亮了人的容颜和内心深处。接下来的“风流似与仙娥俱,缟衣练裳新洒涤”将月光比作仙女,增添了神秘和超凡的意象。

诗人酒兴正浓时,“灯火希微疑避席”,月光之明亮甚至让人觉得灯火都显得暗淡。最后,“出门露气已半销,轻风西来荡虚碧”描绘了月夜下露水消散,微风轻拂的景象,给人以宁静而空灵的感受。

结尾两句“中天镜悬见本真,一点灵明透八极”再次强调月光的清澈,如同一面悬挂于天空的镜子,映照出人们内心的本真,也象征着月光的普照无边。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中秋月夜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212)

葛绍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分水岭

岐路东西分,闽浙自兹异。

平波翼丛筱,荒丘带深隧。

渐闻新蛮音,不见旧朋类。

悽然独含情,谁与话幽意。

满空霜气横,鸿影过一二。

回首良不堪,归期数长至。

茫茫宇宙大,人生本如寄。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太湖吟

只饮太湖水,不鲙松江鲈。

鲈杂鱼虾腥,水涵天地初。

千里开镜奁,一色包冰壶。

日月递吐吞,蛟龙相蛰舒。

上接河汉高,下连溟渤虚。

中有洞庭山,云气相萦纡。

我来风雪天,修绠汲自如。

一饮尘涴清,再饮浇诗书。

三饮毛发寒,胸次包寰区。

大禹果至神,彷佛来前除。

万古不尽流,禹功常与俱。

形式: 古风

水陆寺

松柏苍苍荫碧澜,碧澜深处有龙蟠。

清闲日月长廊静,惨澹云烟画阁寒。

林鸟忽鸣疑悟道,石矶危坐似逃禅。

天台行客东嘉友,一笑春风共倚栏。

形式: 七言律诗

王深道别酒走笔次韵

取友但闻道,不问年先后。

西涧吾世交,岂在接杯酒。

言归复言归,光怪愿袖手。

楼崎灵泉山,松柏岁寒友。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