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帝俞荒址创毗耶,茂岭烟篁占一涯。
僧入定中观水月,客来空际辩天花。
宸章飞动凌奎彩,瀑溜清凉涨井华。
不省永和年景趣,饫闻虚座演三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进入道观的景象和心境。开篇“帝俞荒址创毗耶,茂岭烟篁占一涯”两句,通过荒废的帝王陵墓和茂密的山岭,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隐逸幽深的氛围。接下来的“僧入定中观水月,客来空际辩天花”则描绘了一位僧人在静坐禅修中观察到水中的月亮,而行者则是在虚空之中辨识着天上的花纹,这两句诗表达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内心的宁静。
“宸章飞动凌奎彩,瀑溜清凉涨井华”进一步描绘了道观中的景象,宸章可能指道教经典或是道观中的装饰,这里的“飞动”给人一种灵动生生的感觉;而后半句则形容水的清凉和井水的涌动,通过对比鲜明地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尾联“不省永和年景趣,饫闻虚座演三车”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淡然,以及对于道教仪式的参悟。这里的“不省”意味着超脱尘世的时光概念,而“饫闻虚座演三车”则可能指的是听闻道观中举行的某种仪式,所谓“三车”可能是指道教中的三官或其他什么,这里的“虚座”则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道观景象的描绘,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与精神寄托的向往。
不详
迢递人间入路遥,忽窥仙阙绝尘嚣。
事寻奇异彼燕石,文载兴崇是晋朝。
攻艺高楼无笔砚,养鹅灵沼识刍荛。
英雄虽逐年华谢,万古真风冠碧霄。
我行几许踰沅湘,直抵八桂漓水旁。
千山倒影摇溪光,秀色不借草木苍。
兹亭构胜俯回塘,野花风递罗绮香。
岩前伏波航羽觞,一洗尘思生清凉。
疑有仙人白玉床,壶中景迥日月长。
步此仙籁音琅琅,世间名利真毫芒。
此景不独冠南方,恨不筑室轻侯王。
回首尘迹空渺茫,瞥去未必计非良。
其如樽酒情难忘,恍然一梦五云乡。
凤凰台上山吞月,白鹭洲边水接天。
千百年来汉老郎,晓来灯火晚来香。
庭前不用寻碑记,已载班书数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