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二十一首(其十七)

国师样子太慈悲,入草何如出草时。

射透九重圣箭子,依前特地隔天涯。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翻译

国师的行为显得过于慈悲
他在世间和出世时都一样

注释

国师:指代某个具有高僧身份的人。
慈悲:对众生充满怜悯和仁慈。
入草:比喻进入世俗生活。
出草时:比喻离开世俗或出家修行的时候。
射透:形容箭矢穿透力极强。
九重圣箭子:可能象征着极强的力量或信仰之箭。
依前:依旧,仍然。
隔天涯:形容距离遥远,如同在世界的两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心月的作品,以独特的禅宗视角来表达对国师行为的评价。"国师样子太慈悲",言国师的行为充满了慈悲,显示出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入草何如出草时",这里可能指的是国师在世俗与出世之间选择,强调了他即使在尘世间也保持了出世的清净之心。

"射透九重圣箭子",运用比喻,将国师的智慧和洞察力比作能穿透重重障碍的神箭,显示其深邃的智慧和超脱的境界。然而,"依前特地隔天涯",又暗示尽管国师的智慧高远,但仍然与常人有着难以逾越的距离,仿佛他在精神上已经超越了世俗的牵绊,处于一种超然的状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赞美国师的慈悲和智慧,同时也揭示了禅宗追求的心灵超越和隔离尘世的理想。

收录诗词(382)

释心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二十一首(其十六)

镜清湖心抛一饵,锦鳞跃浪上钩来。

几乎掣断竿头线,引得傍观下钓台。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颂古二十一首(其十五)

最好韶山境,烟笼翠色轻。

欲描描未就,猿鸟一声声。

形式: 偈颂 押[庚]韵

颂古二十一首(其十四)

巨岳何曾乏寸土,演若迷头狂未回。

参寻喜有得力句,突晓途中眼未开。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颂古二十一首(其十三)

不坏身正是,正是不坏身。

适来曲多少,扭得鼻头辛。

形式: 偈颂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