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

植梓五十本,移松八百栽。

山灵借好雨,似为道人来。

青意争郁勃,细声亦吹洒。

松如稚子长,梓长未盈把。

吾衰讵能待,将以荫来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雨所作的《种树》。诗中描绘了诗人亲手种植梓树与松树的情景,以及对树木成长的期待与关怀。

首句“植梓五十本,移松八百栽”,以数字对比,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植树工作的投入与决心。五十棵梓树,八百株松树,数量之多,可见其用心之深。接着,“山灵借好雨,似为道人来”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以生命,形象地描绘了在好雨的滋润下,树木茁壮成长的景象,仿佛山灵特意为诗人送来甘霖。

“青意争郁勃,细声亦吹洒”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树木生长的勃勃生机。青翠欲滴的枝叶在雨中显得更加茂盛,细小的声音在雨中回响,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这里通过声音和视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

接下来,“松如稚子长,梓长未盈把”两句,将松树比作成长中的孩童,形象地表现了松树的幼小与成长过程。而梓树虽已长大,但仍未达到预期的高度,表达了诗人对树木成长速度的期待与关注。

最后,“吾衰讵能待,将以荫来者”两句,流露出诗人对未来的忧虑与期待。他意识到自己可能无法见证这些树木的成长,因此希望它们能够成为后人的庇护所,传递出一种对后世的关怀与责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植树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对未来世代的关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511)

张雨(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道名嗣真,道号贞居子曾从虞集受学,博学多闻,善谈名理。诗文、诗文、书法、绘画,清新流丽,有晋、唐遗意。年二十弃家为道士,居茅山,尝从开元宫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

  • 号:句曲外史
  • 生卒年:1283~1350

相关古诗词

三月十三夜对月

幽篁不见天,况乃见月色。

晴来春尚佳,岂不有馀日。

离离花气上,稍稍帘阴直。

啼鴂夜不眠,声欲碎岩石。

闻声思逾寂,悟赏在兹夕。

形式: 古风

独行

春泥未成沙,曳屣柔且平。

春风不鸣条,振衣凉且轻。

我意本静惬,中林便独行。

松盖无曲影,水乐皆全声。

踽踽迫前冈,悠悠度斜坑。

老樵眼如猫,见我不问名。

直赠金光草,疑是古先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倪元镇玄文馆会饮

亲知贵浃密,屡此良宴会。

堂陛自崇广,促席归卧内。

说诗盛使气,屈折高李辈。

更端辄笑谑,知节已沾醉。

玲珑檐花乱,萧屑风竹碎。

政使韩伯休,移床夜相对。

形式: 古风

听雨楼

雨中市井迷烟雾,楼底雨声无著处。

不知雨到耳边来,还是耳根随雨去。

好将此语问风幡,闻见何时得暂閒。

钟动鸡鸣雨还作,依然布被拥春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