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寺

上方僧又起,清磬出林初。

吟苦晓灯暗,露零秋草疏。

旧山多梦到,流水送愁馀。

寄寺欲经岁,惭无亲故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上方的僧人又开始活动,清脆的木鱼声刚从林中传出。
黎明时分,吟诵声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辛苦,露水打湿了稀疏的秋草。
我常常在梦中回到故乡的山岭,流水似乎也在传递着剩余的忧愁。
我打算在这个寺庙度过一年,但遗憾的是没有亲朋好友的消息。

注释

上方:指寺庙的高处或僧人的修行之处。
僧:出家人,指和尚或尼姑。
磬:寺庙中敲击的乐器,木鱼。
林:树林。
吟苦:吟诵得十分辛苦。
晓灯:清晨的灯光。
露零:露水降落。
秋草疏:秋天草木稀疏。
旧山:故乡的山。
流水:流水象征时间流逝和情感的流转。
愁:忧愁。
寄寺:寄居在寺庙。
经岁:度过一年。
亲故书:亲朋好友的书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侣在清晨起床后,敲响了清脆的磬钟,声音从林中传出。诗人通过“吟苦晓灯暗”表达了对佛法修炼的艰难和内心的苦恼,以及晨曦微光与灯火交替时刻的寂寞。在“露零秋草疏”的描写下,我们感受到了秋天露水点点,草木稀疏,自然界的萧瑟与僧人的孤独相互映衬。

“旧山多梦到”则透露出诗人对往昔生活的追忆和思念,而“流水送愁馀”则是他用来表达心中的忧郁和无尽的离别之情。最后,“寄寺欲经岁,惭无亲故书”表现了诗人希望在寺中度过一年时间,却又感到羞愧,因为他没有亲朋好友可以书信往来。

整首诗通过对僧侣清晨生活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孤独、追忆和忧伤情感的表达,展现了古人在自然界中寻求精神寄托的一种心境。

收录诗词(140)

刘得仁(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相关古诗词

忆鹤

自尔归仙后,经秋又过春。

白云寻不得,紫府去无因。

此地空明月,何山伴羽人。

终期华表上,重见令威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乐游原春望

乐游原上望,望尽帝都春。

始觉繁华地,应无不醉人。

云开双阙丽,柳映九衢新。

爱此频来往,多闲逐此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冬日骆家亭子

亭台腊月时,松竹见贞姿。

林积烟藏日,风吹水合池。

恨无人此住,静有鹤相窥。

是景吟诗遍,真于野客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冬日喜同志宿

相逢话清夜,言实转相知。

共道名虽切,唯论命不疑。

吟身坐霜石,眠鸟握风枝。

别忆天台客,烟霞昔有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