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傍水迁书榻,开襟纳夜凉。
星繁愁昼热,露重觉荷香。
蛙吹鸣还息,蛛罗灭又光。
正吟秋兴赋,桐景下西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夏夜图画。诗人将书案搬到水边,解开衣襟,享受着夜晚的凉爽。在繁星点缀的天幕下,白日里所感到的炎热与烦恼似乎都已消散,而露珠滋润了荷叶,传来了清新的荷香。蛙声此起彼伏,但又突然间归于沉寂;蜘蛛网在光线中闪烁,却很快又被拭去。这一切都是诗人在秋意渐浓之时所感受到的兴致。
最后一句“正吟秋兴赋,桐影下西墙”则表明诗人正在吟咏着秋天的兴奋之情,而身处的环境是有着桐树长影的西墙旁。这不仅描绘了一个具体的场景,也传达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情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切情感,以及他在宁静之中寻找灵感和创作动力的意境。
不详
汉族,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缭绕江南一岁归,归来行色满戎衣。
长闻凤诏徵兵急,何事龙韬献捷稀。
旅梦远依湘水阔,离魂空伴越禽飞。
遥知倚棹思家处,泽国烟深暮雨微。
六七年来春又秋,也同欢笑也同愁。
才闻及第心先喜,试说求婚泪便流。
几为妒来频敛黛,每思闲事不梳头。
如今悔恨将何益,肠断千休与万休。
南望愁云锁翠微,谢家楼阁雨霏霏。
刘桢病后新诗少,阮籍贫来好客稀。
犹喜故人天外至,许将孤剑日边归。
怀乡不怕严陵笑,只待秋风别钓矶。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白羽鸟飞严子濑,绿蓑人钓季鹰鱼。
潭心倒影时开合,谷口闲云自卷舒。
此境只应词客爱,投文空吊木玄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