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坐太平寺绝顶山房答杨用修太史

危岑八月晓来天,山日高升尚黯然。

鸟识树头安似夜,岚过檐底重于烟。

频思旧契人形梦,忽得新诗意在篇。

薄宦苦为王事役,不知秋色到君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太平寺绝顶山房的清晨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深邃,以及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联“危岑八月晓来天,山日高升尚黯然”描绘了早晨山峰上的景象,虽是初升的太阳,但山间仍笼罩着一层淡淡的雾气,透露出一种朦胧之美。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高升的太阳与尚未完全消散的晨雾进行对比,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颔联“鸟识树头安似夜,岚过檐底重于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氛围。鸟儿在树梢上栖息,仿佛夜晚并未离去,给人一种时间停滞的感觉。而山间的雾气(岚)穿过屋檐,显得格外厚重,与轻盈的烟雾形成鲜明对比,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

颈联“频思旧契人形梦,忽得新诗意在篇”转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他时常怀念过去的友谊,如同梦境般难以捉摸,但在这次的清晨,新的灵感如泉水般涌现,化作诗篇。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创作的喜悦。

尾联“薄宦苦为王事役,不知秋色到君边”则流露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作为小官吏,他被公务所累,无法尽情欣赏秋天的景色。这句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世俗束缚,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晨山间的自然景观,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其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21)

薛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蔺州寨入向堡

伐棘锄茅径始开,客衣轻露洒珠来。

云中细入仙人境,天际遥看白帝台。

树果垂垂秋色老,山猿攘攘暮声哀。

行穷浮世难行路,故国沧洲未得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江行即事八韵

铜标犹未睹,水道指关南。

有地皆垂蔓,无林不是楠。

秋波千里縠,晓气万重岚。

去处将风采,行囊尽药担。

猿啼山下棹,蛇挂树边庵。

许国宁辞苦,思亲欲进甘。

客悰迷徼路,归梦趁江潭。

一卷离骚晚,掀帘颂再三。

形式: 排律 押[覃]韵

月夜过渔埠口

霜风吹鬓急王程,野水寒宵度月明。

不及芦中老渔父,扁舟长篴傍江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止山寨

地无五谷与桑麻,欲觅人烟未有家。

夜半月明山鬼啸,风吹竹户灭灯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