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上别

青青陇上麦,离离江边树。

此地曾别郎,细雨湿归路。

郎亦从此去,侬亦从此辞。

感彼路傍人,道侬相送时。

不忍与郎别,又不随郎去。

只是牵郎衣,踌躇复不语。

斫枝斫连理,折花折并头。

今日非昨日,侬身那自由。

一花持伴侬,一花持赠郎。

不比花颜色,但比花参商。

侬如车脚泥,弃置亦不安。

郎如失林翼,孤栖亦不欢。

侬自目送郎,请郎莫回顾。

恐郎为侬辛,泪亦为郎茹。

譬如不相识,相会自有期。

但愿加餐饭,不愿长相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陇上别》是明代诗人李流芳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对恋人在陇上分别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句“青青陇上麦,离离江边树”以自然景色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伤感的氛围。接着,“此地曾别郎,细雨湿归路”,点明了地点和天气状况,暗示了别离的场景。随后,“郎亦从此去,侬亦从此辞”,直接表达了两人即将分别的事实,情感真挚而深沉。

“感彼路旁人,道侬相送时”,通过旁观者的视角,进一步强调了别离的场景,增加了情感的层次。接下来,“不忍与郎别,又不随郎去”,展现了女子内心的矛盾与不舍,她既不想与郎分离,又无法跟随郎一同前行,这种情感的挣扎跃然纸上。

“只是牵郎衣,踌躇复不语”,通过细微的动作描写,形象地表现了女子在别离前的犹豫与沉默,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接下来的“斫枝斫连理,折花折并头”,用象征手法表达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即使分离,也希望能像连理枝和并头花一样,永远相连。

“今日非昨日,侬身那自由”,反映了女子对未来的担忧和对自由的渴望。接下来,“一花持伴侬,一花持赠郎”,通过赠送花朵,寄托了对彼此的思念与祝福。最后,“不比花颜色,但比花参商”,将情感比作参商星宿,虽然不能常聚,但心始终相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深刻地展现了恋人之间的深情与无奈,以及对未来未知的忧虑。李流芳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成功地捕捉了别离时刻的复杂情感,使得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那份难以言表的离愁别绪。

收录诗词(376)

李流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画家。一字茂宰,、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 字:长蘅
  • 号:檀园
  • 籍贯:六浮道
  • 生卒年:1575~1629

相关古诗词

酒后为郑闲孟画扇戏题

吾爱水上亭,覆以柳如丝。

不独水清浅,春风故来吹。

水绿柳斗青,顾眄明须眉。

荒园二三亩,新栽四五枝。

下有沮洳流,上无黄草茨。

时亦偕吾友,对此斟酌之。

适兴聊复尔,点缀亦何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将赴试白下走笔别荃之

忆㫺婉娈时,与子有成说。

悠悠路傍人,使我意不彻。

龌龊不足论,但念子羁绁。

人生非鹿豕,岂难相诀绝。

不忍区区诚,执手即呜咽。

白门河畔柳,句曲邸中月。

维舟复沽酒,与子行相挈。

车尘十尺深,关路百盘折。

奚囊共结束,蹇卫争蹩躠。

村醪解饥劬,松柴憩烦热。

十年谙客味,梦到魂欲裂。

况复与子辞,独行何孑孑。

水行多风浪,陆行畏炎魃。

车行虞臲卼,马行忧蹉跌。

世路皆如此,吾生何屑屑。

白龙百亩山,嘉木荫成列。

朅来偕吾友,掉头意已决。

永怀向子期,遂陋张生舌。

兹游非本情,聊以当一吷。

子如有两意,请与子长别。

形式: 古风

题荃之画兰

我昔学画时,意亦颇浩渺。

不求工形似,但以写怀抱。

十年弄笔研,自顾尚草草。

子真有夙慧,落笔那便好。

疏疏几叶兰,此意亦难了。

墨肥苦无骨,险瘦神亦槁。

纵笔伤婀娜,取态失苍老。

不独烦位置,兼亦贵风藻。

看子意有馀,一往何振掉。

著花花离离,著叶叶袅袅。

因风欲翩翻,堕雨故天矫。

开箑飒生气,嫣然出物表。

始知画有真,俗工徒潦倒。

勉旃自珍重,成名不足道。

因忆吾友言,惜哉笼此鸟。

形式: 古风

燕中归为闲孟画烟林小景有感而作

我行江北路,转爱江南趣。

虽有远近山,而无高低树。

山枯石欲死,泉涸涧亦痼。

平生山水欢,所遇顿非故。

朅来扬子边,望见江南雾。

雾中何突兀,金焦与北固。

春山一何青,春江一何素。

得非笔变化,毋乃墨吞吐。

恍如逢故人,此意不能喻。

吾家疁城东,小筑溪头住。

春流正环门,夏木将莽互。

尝耽诗中色,兼识画中句。

游好在所生,毋为勤远慕。

形式: 古风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