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潜饮酒(其一)

疑冰得火力,郁郁阳春姿。

宁灭不肯寒,阳火如松枝。

诗家有醇醪,酿此松中奇。

一饮尽千山,枯株彼何为?

所以东坡翁,偃蹇不可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以松树为喻,生动描绘了松树在严寒中坚韧不屈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松树精神的赞美与向往。诗中“疑冰得火力,郁郁阳春姿”两句,将松树在寒冷中展现出的生机勃勃之态比作从冰中获得暖阳之力,形象地表现了松树在逆境中的顽强生命力。“宁灭不肯寒,阳火如松枝”则进一步强调了松树即使面临死亡也不肯屈服于严寒的精神,如同阳火般燃烧不息,象征着不屈不挠的斗志。

接下来,“诗家有醇醪,酿此松中奇”两句,巧妙地将诗歌与松树的特质联系起来,暗示诗歌如同醇厚的美酒,能够酿造出松树独有的奇妙韵味,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与追求。而“一饮尽千山,枯株彼何为?”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诗歌的力量,仿佛能跨越千山万水,赋予枯萎的生命以新生,突出了诗歌对于人心灵的滋养与激励作用。

最后,“所以东坡翁,偃蹇不可羁”一句,借用了苏轼(东坡翁)的例子,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独立人格的向往,以及对束缚与约束的反感。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松树坚韧不拔的精神,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高洁人格的追求,以及对诗歌艺术力量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72)

刘因(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初名骃,字梦骥。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建祠堂

  • 字:梦吉
  • 号:静修
  •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 生卒年:1249~1293

相关古诗词

和陶潜饮酒(其二)

士穷失常业,治生谁有道?

身閒心自劳,齿壮发先老。

客从东方来,温言慰枯槁。

生事仰小园,分我瓜菜好。

指授种艺方,如获连城宝。

他年买溪田,共住青林表。

形式: 古风

和陶潜饮酒(其三)

吾宗几中表,访我时一至。

自吾居此庵,才得同两醉。

逆数百年间,相会能几次。

每会不尽欢,亲情安足贵。

所欢在亲情,杯水亦多味。

形式: 古风

和陶潜饮酒(其四)

器饮代洼尊,巢居化安宅。

凡今佚乐恩,孰非圣神迹。

况彼耕战徒,勤力有千百。

乞我一身閒,坐看山云白。

内省吾何功,停觞时自惜。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和陶潜咏贫士(其一)

陶翁本强族,田园犹可依。

我惟一亩宅,贮此明月辉。

翁复隐于酒,世外冥鸿飞。

我性如延年,与众不同归。

孤危正自念,谁复虑寒饥。

努力岁云暮,勿取贤者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