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杨循吉的《初春山居还城却寄支硎僧院》描绘了诗人初春归城时对山居生活的眷恋和对僧院生活的回味。首句“好山不著诗人句”,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美景的喜爱,认为美景无需过多文人墨客的诗句来点缀,其本身就是一种自然之美。次句“辜负浮岚翠满空”则进一步强调了山色的空灵与生机,似乎在说山间的翠绿未被诗人的笔墨充分捕捉。
“梅子蜕花春事半”,通过春天梅子落花的景象,暗示了时光流逝,春意已过半。接下来,“雨声追冷昨宵中”描绘了夜晚雨声带来的凉意,让人回忆起昨夜的清冷,增添了诗的意境。
诗人“来寻茗碗梯幽阁”,表明他渴望在山中寻找品茗的好去处,享受宁静的时光。而“却上篮舆别远公”则写出了诗人离开山居,乘着竹篮车与僧人告别的情景,流露出淡淡的离愁。
最后两句“白发渐添身老大,何缘佳兴逐东风”,诗人感慨岁月无情,自己年华老去,但仍希望能保持那份追寻佳趣的心境,如同东风一般自在无拘。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深深热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淡淡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