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重己晚菊三首(其三)

仙翁培种一何迟,点缀黄金更满枝。

秋色已高方秀茂,物华皆老未凋衰。

几多俗客慵留意,无限妖花笑后时。

独向风霜对松竹,洁清标格自相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仙翁在秋天精心培育菊花的情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菊花的独特魅力与高洁品质。诗人通过“仙翁培种一何迟”开篇,既点明了时间的缓慢与耐心,也暗示了菊花生长过程的不易与珍贵。接着,“点缀黄金更满枝”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菊花盛开的景象,金色的花朵点缀于枝头,不仅色彩鲜明,而且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秋色已高方秀茂,物华皆老未凋衰”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菊花在秋季的独特之美,即使在万物凋零的季节,菊花依然展现出勃勃生机,不随波逐流,保持了自己的本色。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正是诗人所推崇的品格。

“几多俗客慵留意,无限妖花笑后时”则通过对比,突出了菊花与众不同的魅力。在众多追求浮华与短暂快乐的俗客眼中,菊花或许显得过于平凡,但正是这种不为外物所动的宁静与淡泊,让诗人对其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最后,“独向风霜对松竹,洁清标格自相知”两句,将菊花与松竹并提,寓意其与自然界的其他坚贞之物一样,拥有着高尚的品格与不屈的精神。菊花独自面对风霜,与松竹相伴,象征着它在逆境中坚守自我,与志同道合者相互理解与支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不仅赞美了其外在的美丽,更深刻地揭示了其内在的高洁与坚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高尚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409)

吕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闻说一首寄与可为尧夫作

闻说蓬仙作小麾,湛恩从此破群疑。

平生直道宜三黜,自古周防用四知。

松竹何尝凋晚秀,稻梁应且续朝饥。

不须利口归豺虎,皎皎清穹未易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赠陈季常

一尘殊不挂胸中,标韵高閒辩论雄。

诗得江山深有助,道因橐籥易为功。

平生拟效漆园吏,何日相逢黄石公。

可惜壮年长策在,却陪明月与清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伏日池上二首(其一)

尘氛不到此池亭,庚伏长来驻旆旌。

波荡画船冲岸急,露明翠盖遇风倾。

一先有得棋频胜,众乐无嫌酒屡行。

红日渐低钟鼓近,路人歌笑望专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伏日池上二首(其二)

南风时起有馀温,晷影炎炎势欲焚。

堤上游人皆乐俗,坐中豪客少将军。

深思阔沼生冰色,尤畏晴霞散锦纹。

待得清凉到襟袖,断烟重叠送西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