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四)

平日几经过,重到更留连。

黄尘乌帽,觉来眼界忽醒然。

坐见如云秋稼,莫问鸡虫得失,鸿鹄下翩翩。

四海九洲大,何地著飞仙。吸湖光,吞蟾影,倚天圆。

胸中万顷空旷,清夜炯无眠。

要识世间闲处,自有尊前深趣,且唱钓鱼船。

调鼎他年事,妙手看烹鲜。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意境。诗人通过“平日几经过,重到更留连”表达了对某个地方的熟悉和留恋,而“黄尘乌帽,觉来眼界忽醒然”则是对那种普通生活的豁然开朗的态度。

接着,“坐见如云秋稼,莫问鸡虫得失,鸿鹄下翩翩”描绘了一种安逸自在、不问世事得失的状态。这里“鸿鹄”指的是大雁,它们的飞行象征着诗人追求自由和远大的精神境界。

“四海九洲大,何地著飞仙”则表达了对广阔世界的好奇与向往,以及希望找到心灵寄托之所。接下来的“吸湖光,吞蟾影,倚天圆”通过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超然于世俗的生活状态。

“胸中万顷空旷,清夜炯无眠”则是对内心世界广阔而深邃的写照,同时也透露出诗人难以入睡,是因为思维过于丰富和激荡。紧接着,“要识世间闲处,自有尊前深趣,且唱钓鱼船”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那种生活中寻找到的乐趣。

最后,“调鼎他年事,妙手看烹鲜”则是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烹饪技艺的赞美。这里“调鼎”指的是烹饪,而“他年事”则是在叙述往昔之事。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和生活闲适的愿望,同时也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情怀。

收录诗词(422)

张元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 字:仲宗
  • 号:芦川居士
  • 籍贯:真隐山
  • 生卒年:1091年—约1161年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十一)

今夕定何夕,秋水满东瓯。

悲凉怀抱,何事还倍去年愁。

万里碧空如洗,寒浸十分明月,帘卷玉波流。

非是经年别,一岁两中秋。坐中庭,风露下,冷飕飕。

素娥无语相对,尊酒且迟留。

琴罢不堪幽怨,遥想三山影外,人倚夜深楼。

矫首望霄汉,云海路悠悠。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水调歌头(其三)陪福帅宴集口占以授官奴

缥缈九仙阁,壮观在人间。

凉飙乍起,四围晴黛入阑干。已过中秋时候。

便是菊花重九。为寿一尊欢。

今古登高意,玉帐正清闲。引三巴,连五岭,控百蛮。

元戎小队,旧游曾记并龙山。闽峤尤宽南顾。

闻道天边玉露。持橐诏新颁。

且拥笙歌醉,廊庙更徐还。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八)赠汪秀才

袖手看飞雪,高卧过残冬。

飘然底事春到,先我逐孤鸿。

挟取笔端风雨,快写胸中丘壑,不肯下樊笼。

大笑了今古,乘兴便西东。一尊酒,知何处,又相逢。

奴星结柳,与君同送五家穷。

好是橘封千户,正恐楼高百尺,湖海有元龙。

目光在牛背,马耳射东风。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十二)为赵端礼作

最乐贤王子,今岁好中秋。

夜深珠履,举杯相属尽名流。

宿雨乍开银汉,洗出玉蟾秋色,人在广寒游。

浩荡山河影,偏照岳阳楼。露华浓,君恩重,判扶头。

霓旌星节,已随丝管下皇州。

满座烛光花艳,笑罥乌巾同醉,谁问负薪裘。

月转檐牙晓,高枕更无忧。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