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山水人物图册(其一)

为得风骚趣,柴门迥不开。

人从尘外见,诗向静中来。

消息须微悟,推敲别有才。

吟成谁解爱,幽径长莓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邃而静谧的山水人物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之美的独特感悟。

首句“为得风骚趣,柴门迥不开”,开篇即以“风骚”二字点明了诗人的艺术追求,暗示他追求的是超越世俗的高雅情趣。然而,为了保持这份纯粹与宁静,他选择了远离尘嚣,关闭柴门,独享这份静谧与孤独。这不仅是一种避世的态度,更是一种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与坚守。

接着,“人从尘外见,诗向静中来。”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在远离尘世喧嚣的地方,人们才能真正地看到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他的情感与思考。同时,也只有在这样的静谧环境中,诗人才能创作出触及人心的作品。这里,静谧不仅是物理上的空间静止,更是心灵的平静与深度。

“消息须微悟,推敲别有才。”这两句揭示了诗歌创作的真谛。真正的艺术作品往往蕴含着微妙的信息与深刻的内涵,需要读者用心去体会、去领悟。而诗人则在反复推敲、斟酌字句的过程中,展现出独特的才华与匠心。这种创作过程不仅仅是技术性的打磨,更是情感与智慧的交融。

最后,“吟成谁解爱,幽径长莓苔。”这两句以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深深的感慨收尾。即使诗作完成,也未必有人能够理解其中的深情与美丽,就像幽径上的莓苔,虽美却难以被人发现。这既是对艺术价值被忽视的无奈,也是对诗人孤独创作状态的写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水人物图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艺术、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生动的画卷,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世界。

收录诗词(228)

柳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山水人物图册(其二)

攓云一径澹风漪,翠筱萧萧冷砚池。

便仿宋书佥片瓦,官私不许怒蛙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题山水人物图册(其三)

爱掬溪泉浣砚尘,溪花俱晕墨痕春。

可知真砚何曾损,七客于中认主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题山水人物图册(其四)

扁舟载得秋多少,荡过闲云又荡风。

曾记荻花枫叶外,斜阳输我醉颜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题山水人物图册(其五)

雨过空亭听乱流,无人渔钓鉴湖秋。

晚风夕照闲如洗,明月依稀上白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