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地

西山爽气生襟袖,南浦离愁入梦魂。

人泊孤舟青草岸,鸟鸣高树夕阳村。

偷生亦似符天意,未死深疑负国恩。

白面儿郎犹巧宦,不知谁与正乾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西山清新的气息拂过衣袖,南边水边的离别愁绪涌上心头。
人在孤独的小船停靠在青草岸边,鸟儿在高高的树梢上对着夕阳村庄鸣叫。
苟活也仿佛符合天意,但未死之时我深深怀疑是否辜负了国家的恩情。
年轻的官员依然精明能干,却不知是谁能匡扶世间正义。

注释

爽气:清爽的气息。
南浦:泛指送别的地方,源自古代诗词中的传统意象。
孤舟:形容船只独自停泊。
偷生:苟且偷生,勉强维持生命。
负国恩:辜负国家的恩惠或期望。
白面儿郎:形容年轻且面容白皙的官员。
巧宦:形容官场中精明能干。
正乾坤:匡扶正义,使天地间秩序井然。

鉴赏

诗人以西山的清新气息比喻心灵的纯洁,南浦的离愁则渗透在梦中,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人泊孤舟青草岸"描绘了一种超然世俗的生活状态,而"鸟鸣高树夕阳村"则营造出一种静谧与和谐的氛围。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同时又带着深深的疑惑,对于尚未离开人世,又怀疑是否已经背弃了国家的恩惠。"白面儿郎犹巧宦"一句,通过对年轻时期聪明才智的回忆,反衬出现实中的迷茫与无助。

最后,"不知谁与正乾坤"表达了一种寻找生命意义和宇宙秩序的困惑。诗人似乎在探索那个能够与宇宙最高原则相符合的人或事物,但却不得其解。这一系列的情感流露和哲理思考,使得这首诗充满了深刻的人生观察和内心世界的挣扎。

收录诗词(340)

韩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字:致光
  • 号:致尧
  • 籍贯:晚年又号玉山樵
  • 生卒年:公元842年~公元923年

相关古诗词

避地寒食

避地淹留已自悲,况逢寒食欲沾衣。

浓春孤馆人愁坐,斜日空园花乱飞。

路远渐忧知己少,时危又与赏心违。

一名所系无穷事,争敢当年便息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隰州新驿赠刺史

贤侯新换古长亭,先定心机指顾成。

高义尽招秦逐客,旷怀偏接鲁诸生。

萍蓬到此销离恨,燕雀飞来带喜声。

却笑昔贤交易极,一开东閤便垂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鹤非千岁饮犹难,莺舌偷含岂自安。

光湿最宜丛菊亚,荡摇无奈绿荷乾。

名因霈泽随天眷,分与浓霜保岁寒。

五色呈祥须得处,戛云仙掌有金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无题(其一)

小槛移灯灺,空房锁隙尘。

额波风尽日,帘影月侵晨。

香辣更衣后,钗梁拢鬓新。

吉音闻诡计,醉语近天真。

妆好方长叹,欢馀却浅颦。

绣屏金作屋,丝幰玉为轮。

致意通绵竹,精诚托锦鳞。

歌凝眉际恨,酒发脸边春。

溪纻殊倾越,楼箫岂羡秦。

柳虚禳沴气,梅实引芳津。

乐府降清唱,宫厨减食珍。

防闲襟并敛,忍妒泪休匀。

宿饮愁萦梦,春寒瘦著人。

手持双豆蔻,的的为东邻。

形式: 排律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