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京廷评

曲江居岭阨,楚越封疆间。

异时置冶官,岁入不盈万。

将漕择材能,招徕委成算。

扇橐大野烘,凿矿重崖断。

闽吴荆广人,奔走通昏旦。

千夫即山铸,毕给未酬半。

三监居江湄,僦辇日充羡。

地官奏计最,遂为天下冠。

尝闻卜大夫,名声传史汉。

素履骋修程,逸足何由绊。

形式: 古风

翻译

曲江位于险要之地,夹在楚越两国之间。
过去曾设立冶炼官,年收入却不足一万。
选拔有才能的人负责运输和开采,计划周密细致。
扇动风炉,炽热的大野外矿石被熔炼,开采矿石在高崖间进行。
闽吴荆广的人们昼夜忙碌,络绎不绝。
上千人聚集山上铸炼,所得物资仅能满足一半需求。
三监居住在江边,每天租赁车辆的需求不断增长。
地官上报的计策最为出色,因此位居全国首位。
听说卜大夫的名声,早在史书汉籍中流传。
他以朴素的行为追求卓越,为何会受到束缚?

注释

阨:险要,地势险峻。
楚越:古代两个邻近的国家。
冶官:负责冶炼的官员。
漕:水路运输。
扇橐:煽动风炉。
毕给:完全供给。
僦辇:租赁车辆。
地官:古代官职,负责土地和赋税。
卜大夫:可能指历史上某位著名官员。
素履:朴素的行为,清廉。
逸足:超脱世俗,才华出众。

鉴赏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对朋友陈京廷即将赴任的送别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冶铁业的情况。其中“曲江居岭阨,楚越封疆间”开篇便设定了一个地理环境,指出居所位于风景如画的地方,同时也是古代楚国和越国边界的地区。此处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也暗示了这里曾是两个古国争锋之地,富含历史文化底蕴。

“异时置冶官,岁入不盈万”则透露了当地设有冶铁官署,但每年的收入并不丰厚。这两句通过对比衬托出诗人对陈京廷新任职务的期望和担忧,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经济状况。

“将漕择材能,招徕委成算”表明了冶铁业的重要性和挑选合适人才的必要。这里体现了诗人对陈京廷能够在新职位上发挥所长的期待。

接下来的几句“扇橐大野烘,凿矿重崖断。闽吴荆广人,奔走通昏旦”则是对冶铁生产过程和当地居民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繁忙而艰辛的劳作景象。

“千夫即山铸,毕给未酬半”表达了诗人对陈京廷能够在新环境中迅速成就事业的希望与祝愿,同时也流露出对其能否得到应有回报的关切。

“三监居江湄,僦辇日充羡”则是说陈京廷将在三个监狱(冶铁工场)中担任职务,居住在江边,每天都忙碌于工作之中。这两句通过对环境的描写,为陈京廷即将展开的新生活勾勒出一副繁忙而又充实的画面。

“地官奏计最,遂为天下冠”表达了诗人对陈京廷能够在新职位上取得优异成绩,并因此被誉为全国之最的愿望。

最后,“尝闻卜大夫,名声传史汉。素履骋修程,逸足何由绊”则是对陈京廷个人的赞美和期许,希望他能够像古代贤士那样留下美好的名声,并在仕途上顺遂前行,不被任何困难所阻。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也反映出对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143)

余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希古。仁宗天圣二年进士。累迁集贤校理,以谏罢范仲淹事被贬监筠州酒税。庆历中为右正言,支持新政。使契丹,还任知制诰、史馆修撰。再使契丹,以习契丹语被责,复遭茹孝标中伤,遂弃官返乡。皇祐四年起知桂州,经制广南东西路贼盗。寻又助狄青平定侬智高,留广西处置善后事宜。加集贤院学士,徙潭、青州。嘉祐间交阯进扰,任广西体量安抚使。后以尚书左丞知广州。有《武溪集》

  • 字:安道
  • 籍贯:韶州曲江
  • 生卒年:1000—1064

相关古诗词

送林秀才归南海

红尘倦客游,綵衣归故山。

凛凛朔风劲,携手江之干。

江声万雷震,帆影孤鸿翻。

修途南尽海,冰雪凄人肝。

不但川陆险,所思在承颜。

亲膳足甘滑,家居富林泉。

怀安实败名,无为乐丘园。

好爵縻英贤,早奋冲天翰。

形式: 古风

夏日江行

解组趋宸阙,扁舟泛江练。

健橹雁齐鸣,轻帆云一片。

水阔烟难收,雨昏风易转。

曲浦逗留多,修程梦魂倦。

舟子怯风波,终朝股交战。

预忧雷电惊,先喜虹蜺断。

安知农夫望,只顾行人便。

愚儒有所思,自愧心如面。

追惟亡异才,承恩得为县。

盘错非所长,耕桑当勉劝。

十日愆一雨,灾恐延农畔。

靡爱币与牲,群望走之遍。

山川未应诚,兼晨不敢饭。

霈然得嘉澍,荷天如免谴。

何以迅流间,遽逐庸夫变。

江淮民荐饥,糟糠未充膳。

粢盛苟无害,岂将风雨怨。

玉烛长均调,寸进真君愿。

形式: 古风

读车千秋传

汉武好迂诞,江充专险贼。

引对大台宫,君臣自相得。

世乱谗人胜,奸谋多造饰。

元良天下本,掘蛊遭荧惑。

春坊一动摇,前星冷无色。

恐为扶苏诛,掘节储君侧。

屈氂亡庙谋,转战同昏蚀。

臣心无以明,野死不容息。

千秋初奏疏,翩翩举其直。

一言能悟主,破怒成悽恻。

归来及望思,层台起东域。

徒步取卿相,分茅非旧德。

因思壶关老,先此陈奇策。

嘉言若时用,生归当有益。

徙薪不蒙赏,焦头为上客。

汉道用人轻,取笑羞夷狄。

形式: 古风

寄邓秀才求桃枝接头

自惭闲索居,岂贪颜色盛。

爱渠真不言,可以通三径。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