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漫兴

地绝尘喧境自宽,溪南山色坐中看。

竹吹绿雾沾书帙,花发红云映药栏。

常养泰和知气壮,不求徵禄得心安。

自从一笑忘鱼后,年老何曾把钓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幽静居所中的闲适生活。首联“地绝尘喧境自宽,溪南山色坐中看”,开篇即点出环境的清幽与内心的宁静,远离尘嚣,山色入眼,心境自然宽广。颔联“竹吹绿雾沾书帙,花发红云映药栏”细腻描绘了居所周围的自然景色,竹林轻风拂过,仿佛绿雾沾湿了书卷,鲜花盛开如红云映照着药栏,生动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

颈联“常养泰和知气壮,不求徵禄得心安”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平和与满足的生活态度,通过修养身心达到气魄壮大的境界,不为外物所累,内心得以安宁。尾联“自从一笑忘鱼后,年老何曾把钓竿”则以幽默的方式,讲述诗人因一次欢笑而忘记了垂钓的乐趣,即使到了老年,也未曾再拿起钓竿,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与享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幽居环境的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展现,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哲学,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179)

朱希晦(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顺帝至正末隐居瑶山,与四明吴主一、萧台赵彦铭吟咏雁山中,称雁山三老。明初荐于朝,命未至而卒。有《云松巢集》

  • 籍贯:温州乐清

相关古诗词

憎鹃

吾闻反哺乌,至孝有纯德。

鸟中比曾参,传诵人皆识。

又闻驯化雉,翔集在咫尺。

陌上随行车,饮啄自朝夕。

嗟尔蜀幸帝,愚暗亡其国。

游魂化为鹃,物理固莫测。

一身尚羁旅,羽毛亦虚饰。

生雏百鸟巢,蝼蚁竟饱食。

春风口流血,有恨啼不息。

侯门拂笙竽,豪客纷弹射。

岂不思南归,奋飞摧短翼。

何如雉与乌,飞鸣随所适。

形式: 古风

和渊上人爱松吟

众木与时谢,孤松自寒色。

深根远莫移,老干益堪惜。

溪南有馀地,尘外颇幽寂。

手种一万枝,心期二千尺。

风云歘交会,雨露浸生息。

他日此盘桓,清阴覆泉石。

形式: 古风

比述(其一)

轩辕初铸鼎,鼎成乃登仙。

龙髯不可攀,白日飞上天。

嗟予堕世网,安得穷山川。

鼎湖渺何许,怅望秋风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比述(其四)

东南有美箭,出自稽山竹。

初发号哀猿,再发落飞鹄。

忆射聊城书,功成一何速。

贤哉鲁连子,千古仰高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