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吕令防赴海门宰(其一)

五斗由来岂疗贫,尚应拄笏对秋云。

未嗟薄宦来还去,但觉频年我送君。

舍北水生思共赏,淮南米贱好相闻。

白鱼青笋平生事,愁绝江寒雁影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五斗米官职怎能真正解决贫穷,还得手持手板面对秋天的云天。
并未哀叹微小官职的升迁无常,只是感到多年里频繁地送别你离去。
想起舍北的河水涨起,我们曾共赏美景,淮南的米价低廉,也值得一同知晓。
白鱼和青笋是你我往昔的生活,江面寒冷,大雁的身影被分割,让我倍感忧愁。

注释

五斗:形容微薄的俸禄。
岂:难道。
疗贫:治疗贫穷。
尚:还。
拄笏:手持手板,古代官员上朝时所持,象征身份。
秋云:秋天的云,寓意高远。
未嗟:不觉得悲哀。
薄宦:微小的官职。
来还去:来回变动。
频年:多年。
我送君:我送别你。
舍北:屋舍北边。
水生:水面涨起。
共赏:共同欣赏。
淮南:指南方地区。
米贱:米价便宜。
白鱼青笋:泛指美食,也可象征平淡生活。
平生事:一生的往事。
江寒:江面寒冷。
雁影分:大雁身影被江面分开,象征离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元吉为送别友人吕令防赴任海门县令而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仕途的关切以及对友情的深厚。首句“五斗由来岂疗贫”暗示了吕令防赴任并非为了丰厚的俸禄,而是出于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尚应拄笏对秋云”描绘了吕令防即将面对的清廉生活,犹如手持手杖仰望秋云,寓意高尚节操。

“未嗟薄宦来还去”表达出诗人并未因吕令防官职微小而轻视,反而为其频繁调动而感到惋惜;“但觉频年我送君”流露出诗人多年来的友情,每次送别都成为一种习惯,体现了深厚的友谊。

“舍北水生思共赏,淮南米贱好相闻”是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希望他在异地能欣赏到不同的景致,并告知他那边米价低廉,生活可安。

最后两句“白鱼青笋平生事,愁绝江寒雁影分”以白鱼青笋比喻吕令防的清廉生活,同时也借江边寒冷的景象和雁影,寄寓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感伤与对远方的牵挂。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送别诗,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寄托了诗人自己的感慨。

收录诗词(686)

韩元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 字:无咎
  • 号:南涧
  • 籍贯: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
  • 生卒年:1118~1187

相关古诗词

送汤丞相帅会稽(其一)

淮岸春来罢夕烽,君王奏凯大明宫。

守关岂但勤萧相,分陕犹宜屈召公。

綵绶不妨龙衮贵,锦衣真与故乡同。

政成更上平戎略,归作麒麟第一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汤丞相帅会稽(其二)

翰墨英名多士先,经纶长策万方传。

久知燕许文章大,要自皋夔事业贤。

曲水兰亭脩竹外,都门祖帐百花前。

去天尺五调元旧,肯使邦人借一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张几仲知泰州

紫橐甘泉不愿留,虎符聊试海边州。

长城底用骑围铁,下濑直须船有楼。

草木已应知世望,江山好在得诗流。

春风桃李西溪路,宣室归来尚黑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张仲良二首(其二)

气概青云上,声华碧海边。

交游俱得誉,伯仲总能贤。

幕府宁淹薄,诸公肯荐延。

功名第迟速,强饭且加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