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乱后

夕阳衰草暮秋时,廛里荒凉客到迟。

争向残骸夸义烈,孤城未肯竖降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过后,江城一片荒凉景象,夕阳西下,衰草连天,暮秋时节的凄清与萧瑟。诗人通过“廛里荒凉”这一描述,生动地展现了战乱之后城市破败、人烟稀少的场景。接着,“客到迟”三字,不仅点明了访客的稀少,也暗含了人们对战乱的恐惧和避世的心态。

“争向残骸夸义烈”一句,运用了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对那些在战乱中牺牲的勇士们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这里的“残骸”既指死去的战士,也象征着战争留下的伤痕与破坏。“孤城未肯竖降旗”则进一步揭示了战事的激烈与持久,即使在如此艰难的境地下,守城者仍坚守不降,表现出了顽强的抵抗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深刻反映了战乱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破坏和人们内心的悲痛与坚韧,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

张佳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辑有《江阴节义略》一书。书中记载了江阴赤岸村李应升乙酉之难之事。与席贡陈端人诸生结迨社相唱和,著有?《止庵吟草》

  • 字:以修
  • 号:止庵
  • 籍贯:明江阴簧村

相关古诗词

夜泊长寿桥

寥落难禁客里情,隔溪渔火照深更。

僧归古寺钟初动,人在孤舟月自明。

野径雪晴梅有信,海天霜冷雁无声。

蓉城咫尺家园近,且对蓬窗酒漫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许伯清维摩室

诗习陶韦帖有颜,怕沾烦恼借参禅。

法华妙义经还注,金栗如来影亦传。

一炷夜香葱岭月,半瓯春茗雪山泉。

斋头不息琉璃火,且读吾儒未了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周文襄公祠

秘书增秩盛名高,秉钺东南识俊髦。

疏凿川途通国运,浸分沟浍节农劳。

北来春浅樱花润,南下秋深白鸟号。

父老只今犹赛社,采蘋祠旧落江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九日黔江官署雨中思故乡菊

黔江漠漠已深秋,薄宦聊因五斗留。

俯首醉听严武令,伤心闲赋杜陵愁。

几回欲湿寻花屐,无那空登对月楼。

何处篱边堪脱帽,相期终买季鹰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