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濂洛相传无别法,孔颜乐处要精求。
须凭实学工夫到,莫作闲谈想像休。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真德秀所作的《题黄氏贫乐斋(其一)》。诗中,诗人强调了儒家濂洛之学的精神传承,认为真正的学问之道不在于空谈,而在于实实在在的实践和深入研究。"濂洛相传无别法"指的是儒家道统的直接继承,强调学术的纯粹性和连续性;"孔颜乐处要精求"则指出了孔子和颜回的快乐源自于对学问的精进和内心的满足,提倡学者应以他们为榜样,追求知识的真谛。
诗人进一步指出,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付出扎实的工夫,通过实践来提升自我,"须凭实学工夫到",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空想或表面的讨论上。整首诗寓教于言,鼓励人们在学术追求中注重实质与深度,体现了儒家教育的核心理念。
不详
本姓慎,因避孝宗讳改姓真。始字实夫,后更字景元,又更为希元,南宋后期理学家、大臣,学者称其为“西山先生”。有《真文忠公集》都传世
饭疏饮水复何求,道在胸中百不忧。
参取章泉克斋句,底须楼上更安楼。
知天焉用尤臧氏,有命何须主瘠环。
若向此中能照破,许君已透利名关。
易象推占妙入神,劝人忠孝更谆谆。
只今谁似君平术,唯有南阳卖卜人。
锟铻切玉烂成泥,妙手镌铜亦似之。
若会此机来学道,石槃木钻有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