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嵩山的雄伟与历史地位。首句“近四旁惟中央”,以嵩山居于四方之中,凸显其地理上的核心位置。接着“统泰华恒衡,四塞关河拱神岳”一句,将嵩山与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并列,形象地展示了嵩山在五岳中的崇高地位,同时“四塞关河拱神岳”则进一步强调了嵩山周围险要的地理环境,以及它作为神岳所受到的尊崇。
后两句“历九朝为都会,包伊洛瀍涧,三台风雨作高山”,则从历史的角度赞美嵩山。这里提到“九朝”,意指嵩山所在的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个朝代的政治中心,嵩山因此成为了这些朝代的象征。而“包伊洛瀍涧”则描绘了嵩山周围的河流湖泊,展现了其自然环境的丰富与美丽。“三台风雨作高山”则以气象变化喻指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强调嵩山在不同历史时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现了嵩山作为中国名山大川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