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龚宣教世基(其二)

游刃虽馀地,栖鸾试未周。

仅伸三釜养,俄隔九泉幽。

风树悲难弭,蒿莪痛曷瘳。

平生无恨处,有子袭箕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刀工游刃有余,鸾鸟栖息尚未满足
只求温饱度日,却突然与亲人阴阳两隔
风吹树木令人悲伤无法止息,失去亲人的痛苦何时能消解
一生中没有遗憾的地方,唯有儿子能继承我的事业

注释

游刃:形容技艺熟练,游刃有余。
栖鸾:比喻贤才或高贵的人。
周:完备,满足。
仅伸三釜养:勉强维持三口之家的生活。
俄隔:忽然,突然。
九泉幽:指地下,常用来指代死亡。
风树:风吹落叶,象征岁月流逝和亲人离世。
蒿莪:两种草木,此处借指哀痛之情。
瘳:病愈,这里指痛苦减轻。
无恨处:没有遗憾的地方。
袭:继承。
箕裘:指父亲的事业或遗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廖行之悼念好友龚宣教世基的第二首挽诗。诗人以游刃有余的刀工比喻龚宣教的才华,暗示他生前能力出众,但并未得到充分施展。"栖鸾试未周"进一步表达了对龚宣教未能完全展现其才情的遗憾。接下来,诗人描述了龚宣教生活简朴,仅靠微薄的收入维生,去世后与亲人阴阳两隔,令人悲痛不已。"风树悲难弭"引用《诗经》中的典故,形容对亡者的思念无法消除,"蒿莪痛曷瘳"则表达了深切的哀痛难以治愈。最后,诗人感慨自己此生无太多遗憾,唯一欣慰的是龚宣教的儿子能继承他的遗志和家业,这体现了对后辈的期许和对亡者的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哀思和对其后代的期望。

收录诗词(451)

廖行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 字:天民
  • 号:省斋
  • 籍贯: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
  • 生卒年:1137~1189

相关古诗词

挽雍宣教知义(其二)

忆昔居黉舍,曾陪戏綵斑。

才华推粹美,功绩叹间关。

有子能传业,无丹可驻颜。

哀词临隧路,明晦万重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挽雍宣教知义(其一)

早擢蟾宫桂,声名第一流。

下帷潜大业,击楫志神州。

修短林中木,浮沉水上沤。

生刍今日奠,恻怆泪难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病中寄武公望二首(其二)

轻去千金若弃遗,高情勇决固应稀。

端来共我茅一把,不肯折君腰十围。

世事弹棋无定局,人情蒙阱有深机。

生涯也趁身强健,况是平阳德可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病中寄武公望二首(其一)

四十馀年尚转蓬,渠论南北与西东。

但知爱子三迁教,不办谋生一亩宫。

北海可怜真意广,步兵良苦漫途穷。

人生择术须循分,鹏鴳逍遥自不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