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藤杖歌

我有古藤杖,夭矫蛟龙形。

生于峭壁绝涧上,乃是会稽山阴之兰亭。

历吴入楚上巴硖,北游直看秦山青。

夜飞或随暴雨去,旦归常带流漦腥。

与子扶携各老大,勿复狡狯誇神灵。

愔愔从此常倚壁,听我夜诵黄庭经。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翻译

我有一根古老的藤杖,形状如同蛟龙般矫健。
它生长在险峻的峭壁和深谷之上,那是浙江绍兴的兰亭之地。
它曾走过吴地进入楚国,翻越巴峡,北行直到秦岭可见青翠。
夜晚它可能随着暴雨飞翔,清晨归来时常常带着洪水的腥气。
你我相伴都已年迈,不必再炫耀它的神奇灵验。
让我们安静地倚靠在墙壁旁,听我夜晚诵读《黄庭经》。

注释

夭矫:形容姿态矫健。
峭壁:陡峭的山崖。
会稽山阴:古代中国浙江绍兴的别称。
兰亭:中国古代著名的园林,与书法名作《兰亭集序》有关。
巴硖:古代地名,指四川巴蜀地区。
流漦腥:形容洪水带来的腥味。
狡狯:狡猾。
愔愔:安静的样子。
黄庭经:道教经典,全名《黄庭内景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的《古藤杖歌》,诗中以古藤杖为载体,寓言丰富,展现了杖的不凡来历和经历。诗人将杖比作蛟龙,象征其坚韧与威猛,生长于会稽山阴的兰亭,历经吴楚之地,甚至远达巴硖和秦山,显示出其游历的广度。藤杖在风雨中飞翔,夜间带回湿气和腥味,暗示了它见证的沧桑岁月。

诗人与藤杖相伴的老大之态,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告诫不再炫耀神奇,而是平静地倚靠墙壁,陪伴他诵读黄庭经,体现了人杖之间的深厚情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表达了诗人的人生体验和对生活的理解。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题莹上人二画(其二)吴江

晓听枫桥钟,暮泊松江月。

斯人亦可人,淡墨写愁绝。

形式: 五言绝句

叹老

齿堕因废谈,发短不入把。

馀年似残尊,欲尽不禁泻。

出门见乡曲,每恨识面寡。

往昔同戏儿,累累冢盈野。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四日夜鸡未鸣起作

放翁病过秋,忽起作醉墨。

正如久蛰龙,青天飞霹雳。

虽云堕怪奇,要胜常悯默。

一朝此翁死,千金求不得。

形式: 古风

四月一日夜漏欲尽起坐达旦

春归不可留,斗柄已峥嵘。

老至不可却,雪鬓森千茎。

少年所读书,废忘如隔生。

旧交死欲尽,存者万里程。

高谈无与发,欲语辄吞声。

悠悠一饱计,泯泯千载名。

逝将山丘归,不见河雒清。

挑灯坐待旦,揽笔衰涕倾。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