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的《入新都访汪司马伯玉八首》中的第六首。全诗以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短暂为背景,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百年迅朝霜”,以“朝霜”比喻人生的短暂,如同清晨的霜露,转瞬即逝,形象地描绘了生命的匆匆。接着,“奄忽越与楚”进一步强调时间的飞逝,仿佛在说,时间如同长江之水,一去不复返,让人感叹不已。
“郁郁琅琊坟,瞬息已千古。”琅琊坟象征着逝去的生命,即使再辉煌,也终将归于尘土,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这句诗通过对比“瞬息”与“千古”,突出了生命的短暂与历史的永恒之间的巨大反差。
“河清邈难俟,中夜频起舞。”“河清”在这里象征着理想的实现或某种愿望的达成,但诗人却说“难俟”,表达了理想难以实现的无奈。而“中夜频起舞”则是在深夜里起舞,似乎在表达对生命短暂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歧路安足论,暌离热肺腑。”“歧路”指岔路口,象征着人生的选择和不确定性。诗人认为,在这样的选择面前,谈论哪条路更好并无意义,因为最终的结果往往出乎意料。同时,“暌离”表示分别,诗人内心深处对朋友的思念和离别的痛苦之情溢于言表。
最后,“明发戒沙棠,维梢瀫江浦。”“明发”意味着天亮后,诗人可能要离开,前往沙棠这个地方。而“维梢瀫江浦”则可能是诗人即将到达的目的地,或是他心中向往的地方。这句话既是对行程的描述,也蕴含着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生命、理想、选择和离别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深刻而复杂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