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友图为安成刘进士秩之父作

三友松竹梅,其间一友我。

万物于人同一理,意契神交无不可。

君不见明月在天光在尊,李白对影成三人。

又不见书酒琴棋集古录,醉翁与之合成六。

古人将身混物中,游心太古窥鸿濛。

此翁妙得古人意,白首山林无物累。

每将富贵等浮云,却与幽贞结深契。

左挹大夫袂,右拍君子肩,罗浮美人相后先。

翁居其间吟且啸,一笑相看同岁寒。

市道岂所论,金石未为坚。

耐久且莫逆,忘形更忘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四友”为主题,巧妙地融入了松、竹、梅以及作者自己,寓意深远。诗人通过“三友松竹梅,其间一友我”的开篇,表达了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以及与自然之美的深刻共鸣。接下来,“万物于人同一理,意契神交无不可”,则进一步阐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心灵相通、情感交融的哲学理念。

“君不见明月在天光在尊,李白对影成三人”引用李白的诗句,形象地描绘出诗人与自然、历史人物之间的精神交流,仿佛在月光下与古人对话,共同享受着诗意的生活。紧接着,“又不见书酒琴棋集古录,醉翁与之合成六”,则展示了诗人通过读书、饮酒、弹琴、下棋等方式,与古人的智慧和生活情趣进行深度交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

“古人将身混物中,游心太古窥鸿濛”,这一句表达了诗人追求古人的生活方式,试图在自然与历史的融合中找到心灵的归宿,探索宇宙的奥秘。接下来,“此翁妙得古人意,白首山林无物累”,强调了诗人通过深入自然,达到了与古人精神上的共鸣,即使年华老去,也无世俗的牵绊,保持了内心的纯净与自由。

“每将富贵等浮云,却与幽贞结深契”,表明诗人对物质财富持淡泊态度,更看重与高洁品质的结合,体现了高尚的人生追求。最后,“左挹大夫袂,右拍君子肩,罗浮美人相后先”,通过描绘与古代贤者的互动,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翁居其间吟且啸,一笑相看同岁寒”,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历史人物和谐相处的场景,即使面对生活的艰难,也能保持乐观的态度。而“市道岂所论,金石未为坚。耐久且莫逆,忘形更忘年”,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观念的超越,认为真正的友谊和精神的契合是超越时间和物质的,强调了友情的真挚与持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四友”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友情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高尚人格和精神追求的执着追求,充满了哲思与诗意。

收录诗词(272)

丘浚(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学家、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海南四大才子之一。玉峰、,琼州琼台(今属海南)人。景泰五年进士,历官经筵讲官、侍讲、侍讲学士、翰林学士、国子临祭酒、礼部侍郎、尚书、纂修《宪宗实录》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等职。学问渊博,熟悉当代掌故,晚年右眼失明仍披览不辍,研究领域涉政治、经济、文学、医学等,著述甚丰,同海瑞合称为“海南双壁”

  • 字:仲深
  • 号:深庵
  • 籍贯:别号海山老
  • 生卒年:1418~1495

相关古诗词

题李都督虎

阴雨飕飕振林木,百兽魂飞草中伏。

举首为旗尾作旌,白昼横行谁敢触。

汝虎虽猛何如人,慎勿夜逢李将军。

将军射石尚没羽,薄肉浅毛何足数。

形式: 古风

题杨廷玉忠义

幽燕自古多奇士,勃勃胸中抱奇气。

要留世上不朽名,羞见人间不平事。

金台峨峨易水寒,相看意气何桓桓。

君臣义大此身小,宁问鸿毛与泰山。

荆生不还田生死,地气翻为时势使。

西风吹散壮歌声,百鍊铿钢柔绕指。

文皇建国来全燕,风声震地雷轰天。

声名独出百王上,风气还回三代前。

关西后裔范阳客,二十辞家侍君侧。

出入勾陈太乙间,一片丹心皦如日。

落落身无七尺长,忠肝义胆无他肠。

前年持矛刺狂贼,去年上书论流氓。

有劳不伐言皆应,四民安堵三边靖。

丹心自结明主知,时时持节衔王命。

禁庭之狱非等閒,生死都来掌握间。

昨日九重亲锡命,三军百姓总开颜。

好生恶杀天之道,圣主仁明法天造。

杨君杨君听我歌,臣心尽处君恩报。

形式: 古风

送嘉禾伍公矩归桂林兼问讯海盐张靖之

平生故人伍公矩,少年学文今学武。

胸中豪气老更豪,境变情迁宁少沮。

酒酣耳热歌乌乌,手执如意击玉壶。

兴来拔剑为我舞,电光熻欻云披敷。

仰天大噱向人语,顾侬岂是哙等伍。

笔端一万丈虹霓,胸次三千岁今古。

忆年二十三十时,风中快鹘囊中锥。

广寒紫桂白手斫,滇池绿骏赤脚骑。

奉天殿下丹墀底,顷刻云烟生满纸。

琼林宴罢马如飞,一辔穿花三十里。

功名富贵皆等闲,致身承明殊不难。

觅得一州如斗大,又被秋风摧紫兰。

瑶篸玉笋山如画,静荷韬钤意閒暇。

尧山祠下拜放勋,干羽两阶祈日化。

绛灌之武隋陆文,今人未必下古人。

长筹入手一运转,溪山失险鬼不神。

李广数奇颜驷老,韬弓束书遵旧道。

英雄回首即神仙,忙处人多閒处少。

青天浩荡云渺茫,吴山高兮粤水长。

南归若见张给事,引杯烧烛歌我送行章。

我亦头颅如雪白,每忆故人心恻恻。

明当归棹过嘉兴,看剑检书话畴昔。

形式: 古风

灵寿杖寿徐庶子乃尊

我闻仙山有奇木,似木还非又如竹。

豢就天池走陆龙,削成玄圃辉山玉。

天生尺度齐人长,清如冰雪坚如钢。

偶然爪甲相击触,铿金戛玉函宫商。

赤城九节殊怪诡,蜀江桃竹未为美。

不知汉家何处得此枝,骨格不凡足文理。

经年阅代何灵奇,在处神物常护持。

上端或炳太乙火,节间容刻丹书辞。

天子用优老,老臣恃扶危。

夸父宁忍弃,长房不敢骑。

变化去来宁可测,既失千年今再得。

当时北阙赐师臣,今日南州寿仙客。

南州仙客高士孙,白头钓隐荆溪滨。

至人传与养生诀,步履如飞不动尘。

闻道今年年七十,拄杖趋朝此其日。

玉堂令子阻称觞,望拜南云寄诗什。

缄题寄远祝长生,共愿年高身转轻。

晓起拨云穿竹径,夜深挑月扣松扃。

岁岁年年持此杖,长伴神仙地上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