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丹井清泠夜向分,露庭吟苦更谁闻”两句,营造出夜晚清冷、露台吟唱无人应和的孤独氛围。接着,“松凉鹤立千峰月,草湿龙归一洞云”两联,以松树的凉意、鹤的独立、月光下的千峰、湿草与龙归洞中的云雾,构成了一幅幽静而富有神秘色彩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
“回首江湖尘漠漠,伤心天地气纷纷”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沧桑、人心纷扰的感慨,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留恋。“何当共作诛茅计,免向秋风怨失群”则是诗人对于与友人共同隐居、远离尘嚣、享受自然之美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与渴望回归自由的心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