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峰当胜地,万点照严城。
势异昆冈发,光疑玄圃生。
焚书翻见字,举燧不招兵。
况遇新春夜,何劳秉烛行。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温庭皓的作品,名为《观山灯献徐尚书(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温庭皓以精湛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景画面,同时也融入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新春佳节的喜悦。
首句“一峰当胜地,万点照严城”设定了整个诗歌的宏伟壮丽的背景。一座雄伟的山峰如同胜地般屹立,而那无数的光点仿佛在严实的城堡上闪耀,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风貌相映衬的壮观。
接着,“势异昆冈发,光疑玄圃生”进一步描绘山峰之奇特。昆冈(昆仑山)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境,这里用其比喻这座山峰气势非凡,而“光疑玄圃生”则让人联想到山中有如同仙界般的光彩和生命力。
第三句“焚书翻见字,举燧不招兵”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争的心境。焚书是指古代统治者为了控制思想而焚毁书籍,这里反映出诗人对知识的尊重和对战争的厌恶。
最后,“况遇新春夜,何劳秉烛行”则转向了新年的喜悦。新年之际,家家户户燃烛庆祝,而诗人却觉得在这样一个充满喜气洋洋的节日里,无需特别举烛,也无需奔波,只需静享这份美好即可。
整首诗通过对山光和夜景的描绘,以及对书籍和战争的反思,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平和宁静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新春佳节的温馨情怀。
不详
九枝应并耀,午夜忽潜然。
景集青山外,萤分碧草前。
辉华侵月影,历乱写星躔。
望极高楼上,摇光满绮筵。
春山收暝色,爝火集馀辉。
丽景饶红焰,祥光出翠微。
白榆行自比,青桂影相依。
唯有偷光客,追游欲忘归。
一树寒林外,何人此地栽。
春光先自煖,阳艳暗相催。
晓觉霜添白,寒迷月借开。
馀香低惹袖,堕蕊逐流杯。
零落移新煖,飘飏上故台。
雪繁莺不识,风袅蝶空回。
羌吹应愁起,征徒异渴来。
莫贪题咏兴,商鼎待盐梅。
芍药蔷薇语早梅,不知谁是艳阳才。
今朝领得春风意,不复饶君雪里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