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笑

自笑今年未得归,酒樽诗卷欲何依。

呼僮向晓牵长辔,觅妪先冬绽故衣。

黄耳不来江表信,白头终念故山薇。

无因化作随阳雁,一逐西风笠泽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顾炎武所作的《自笑》。诗中流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与无奈之情。

首联“自笑今年未得归,酒樽诗卷欲何依”,诗人自嘲今年未能返回故乡,手中握有的只是酒樽和诗卷,却不知如何寄托这份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以及无法实现归乡愿望的无奈。

颔联“呼僮向晓牵长辔,觅妪先冬绽故衣”,通过唤童牵马和寻找老妇人提前准备冬衣的情节,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清晨的景象,牵马的动作,以及对冬衣的提前准备,都充满了生活气息,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故乡日常生活的怀念。

颈联“黄耳不来江表信,白头终念故山薇”,黄耳原指古代传说中的善解人意的狗,这里借指传递消息的使者。诗人感叹没有消息传来,自己已是白发苍苍,心中始终挂念着故乡的山野和薇菜。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消息的渴望和对故乡自然风光的怀念。

尾联“无因化作随阳雁,一逐西风笠泽飞”,诗人想象自己若能化身为随阳雁,就能随着西风飞往笠泽(可能是指太湖),表达出诗人对自由飞翔、回归故乡的渴望。然而现实却是无法实现,只能以诗文寄托这份情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思念和对自由回归的向往。语言朴素,情感深沉,体现了顾炎武作为一位爱国志士在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之间的复杂心情。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詶归祚明戴笠王仍潘柽章四子韭溪草堂联句见怀二十韵

异地逢冬节,同人会韭溪。

苍凉悲一别,廓落想孤栖。

刻烛初分韵,抽毫亦共题。

雪装吴苑白,云幕越山低。

清醑传杯缓,哀弦入坐凄。

词堪争日月,气欲吐虹霓。

写恨工苏李,摅幽剧吕嵇。

风流知不坠,肝胆幸无暌。

挂帙安牛角,担囊逐马蹄。

飘飖过东楚,浩荡遍三齐。

息足雩门下,停车汶水西。

岱宗临日观,梁父蹑云梯。

洞壑来仍异,关河去更迷。

人看秋逝雁,客唤早行鸡。

卧冷王章被,穷馀范叔绨。

梦犹经冢宅,愁不到中闺。

问字谁供酒,翻书独照藜。

雅言开竹径,佳讯发兰畦。

遗鲤情偏切,班荆意各悽。

式微君莫赋,春雨正涂泥。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潍县(其一)

人臣遇变时,亡或愈于死。

夏祚方中微,靡奔一人尔。

二斟有遗迹,当日兵所起。

世人不达权,但拜孤山祀。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潍县(其二)

我行适东方,将寻孔北海。

此地有遗风,其人已千载。

英名动刘备,一为却管亥。

后此复何人,崎岖但荒垒。

形式: 古风

衡王府

赐履因齐国,分枝自宪宗。

能言皆诏予,广斥尽疏封。

地号东秦古,王称叔父恭。

穿池通海气,起榭出林容。

岳里生秋草,牛山见夕烽。

蛇游宫内道,鸟啄殿前松。

失国非奔莒,亡王不住共。

雍门今有叹,流涕一相逢。

形式: 排律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