詶归祚明戴笠王仍潘柽章四子韭溪草堂联句见怀二十韵

异地逢冬节,同人会韭溪。

苍凉悲一别,廓落想孤栖。

刻烛初分韵,抽毫亦共题。

雪装吴苑白,云幕越山低。

清醑传杯缓,哀弦入坐凄。

词堪争日月,气欲吐虹霓。

写恨工苏李,摅幽剧吕嵇。

风流知不坠,肝胆幸无暌。

挂帙安牛角,担囊逐马蹄。

飘飖过东楚,浩荡遍三齐。

息足雩门下,停车汶水西。

岱宗临日观,梁父蹑云梯。

洞壑来仍异,关河去更迷。

人看秋逝雁,客唤早行鸡。

卧冷王章被,穷馀范叔绨。

梦犹经冢宅,愁不到中闺。

问字谁供酒,翻书独照藜。

雅言开竹径,佳讯发兰畦。

遗鲤情偏切,班荆意各悽。

式微君莫赋,春雨正涂泥。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鉴赏

此诗为清代顾炎武所作《詔归祚明戴笠王仍潘柽章四子韭溪草堂联句见怀二十韵》。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异地冬节相聚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慨。

首联“异地逢冬节,同人会韭溪”点明了聚会的时间和地点,冬节之际,友人们在韭溪相会,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伤感的氛围。

颔联“苍凉悲一别,廓落想孤栖”抒发了离别后的思念之情,诗人想象着友人分别后各自孤独的生活,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和不舍。

颈联“刻烛初分韵,抽毫亦共题”描述了聚会时的活动,大家共同分韵、题诗,展现了文人雅集的场景,体现了友情的深厚和文化的交流。

尾联“式微君莫赋,春雨正涂泥”则以委婉的语气劝慰友人,希望在春雨滋润大地之时,能忘却忧愁,表达出对友人的关怀和祝福。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潍县(其一)

人臣遇变时,亡或愈于死。

夏祚方中微,靡奔一人尔。

二斟有遗迹,当日兵所起。

世人不达权,但拜孤山祀。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潍县(其二)

我行适东方,将寻孔北海。

此地有遗风,其人已千载。

英名动刘备,一为却管亥。

后此复何人,崎岖但荒垒。

形式: 古风

衡王府

赐履因齐国,分枝自宪宗。

能言皆诏予,广斥尽疏封。

地号东秦古,王称叔父恭。

穿池通海气,起榭出林容。

岳里生秋草,牛山见夕烽。

蛇游宫内道,鸟啄殿前松。

失国非奔莒,亡王不住共。

雍门今有叹,流涕一相逢。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督亢

此地犹天府,当年竟入秦。

燕丹不可作,干载自悽神。

野烧村中夕,枯桑垄上春。

一归屯占后,墟里少遗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